俄學者:中國負面形象難改 中俄合作面臨政熱經冷困境

【博聞社】儘管2015年俄羅斯與中國繼續接近,但俄羅斯人並未完全改變對中國的傳統負面印象,許多人仍然把中國當成威脅,並對面向中國並未得到預期的好處而感到失望。分析人士認為2016年俄中關係充滿變數和挑戰,並提出應與美國接近的建議。

 

俄羅斯的中國問題學者卡爾波夫說,俄中關係的主要特點是:上熱下冷,政熱經冷,2015年仍然保持了這個趨勢。他說:“差不多一年過去了,但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在許多領域沒有達到雙方原來願意的水準。這包括在能源領域,我們都知道天然氣管道,石油管道項目,在金融領域都有很多問題。在投資領域也有很多障礙。不過,雙方在軍事領域的合作還可以。”

俄羅斯學者馬斯洛夫也說,一年多過後,俄羅斯面向中國在政治領域獲得了成功,但在經濟領域卻沒有成績。他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現在不僅僅需要類似友誼那樣的政治口號,而需要做更多的實際工作。俄羅斯會更積極地向中國推銷農產品,石油化工產品,同時會開列更多項目吸引中國投資。”

中俄關係持續上熱下冷(來源:網路)
中俄關係持續上熱下冷(來源:網路)

馬斯洛夫說,俄羅斯認為,2016年雙方合作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吸引更多中國資本。中國為“一帶一路”計畫撥款數百億美元,其中一部分資金用在俄羅斯。但是,俄羅斯銀行業今年一直抱怨,中國銀行界害怕引火焚身,不願意同它們從事金融業務。

卡爾波夫說,至少在經濟領域,很難具體勾畫2016年的兩國關係畫面。學者古謝夫也認為,很難判斷2016年兩國關係將進一步密切到何種程度。他表示:“不知道俄羅斯面向中國還會走多遠。中國與西方在經濟等很多方面,同美國和歐盟的聯繫都非常密切。”

俄羅斯幾家民意調查機構最近分別發表的民調結果也顯示,雖然越來越多的俄國人對中國持有好態度。把中國看成盟友的人已從2013年時的20%上升到了2015年時的43%。但進一步分析則發現,俄羅斯人不知道同中國接近能帶來哪些好處,對中國的負面印象很難改變。很多人害怕與中國接近會帶來風險,包括中國影響的擴大,中國移民的增多,以及更多中國劣質商品會湧進俄羅斯。有73%的人反對在學校中開設中文課程。多數人認為,俄羅斯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

俄羅斯另一位中國問題學者貝格爾就說,俄羅斯轉向東方早已開始。西方制裁推動了俄羅斯與中國進一步接近,但俄羅斯不會全面倒向中國。他認為,(面向中國)並不意味著俄羅斯在減少與西方,與歐洲接近的努力。不管怎樣俄羅斯都應是個歐洲國家。

而這種文化上的認同與中俄雙邊貿易的下跌,促使部分俄國專家提出與美國接近的建議。

部分俄國專家提出俄美接近的建議(來源:網路)
部分俄國專家提出俄美接近的建議(來源:網路)

學者加布耶夫說,雖然中國仍是俄羅斯第一大交易夥伴,俄羅斯的多數能源仍然出口歐洲。一半多的俄羅斯貿易仍然集中在西方,特別是歐盟市場。

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紮哈羅娃評論剛剛在紐約結束的聯合國安理會敘利亞和平進程會議時表示,俄羅斯與美國在會上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這顯示儘管雙方利益不同,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兩國有能力和智慧能達成妥協。俄美未來更將會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一致。

(來源:美國之音)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