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賀歲:您對華人社會的壓歲錢文化瞭解多少?

【博聞社】“壓歲錢”與“紅包”是華人社會新年的重頭戲,不過各地華人散佈世界各地,不同的社會對壓歲錢的文化也大同小異。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社會的壓歲錢習俗起源與異同。長期研究臺灣民俗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介紹了“壓歲錢”的起源與紅包文化。

林茂賢首先澄清兩種現今常混用的說法指出,“`紅包'並不等於`壓歲錢',專指過年由長輩給晚輩的才能叫壓歲錢。”

接著,林茂賢說,“壓歲的`歲'音同`祟',也就是鬼鬼祟祟的祟,因此壓歲錢又有`壓制邪祟'的意義,把不好的災厄壓制下來。”

早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有“壓歲錢”這個習俗,意義是鎮壓邪祟,但在清朝才正式變成過年的習俗,記載清代京城風俗的《燕京歲時記》中寫到:“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至於“邪祟”到底是什麼?林茂賢表示,有好幾種版本流傳。其中一種是:“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祟',過年時會來摸小孩子的頭,被摸過頭的小孩子就會變笨。”此外還有會吃人的“年獸”版本。而臺灣民間傳說的壓歲錢由來,則是“玉皇大帝將在除夕夜讓臺灣島沉沒”,家人共度最後的晚餐後,家長將錢財分給家人。

過年發壓歲錢是全球華人社會共同的習俗(來源:網路)
過年發壓歲錢是全球華人社會共同的習俗(來源:網路)

林茂賢說,現在壓歲錢已經從“壓制邪祟”的意義轉變為“祝福”。

壓歲錢在臺灣話中稱作“壓年錢”,因為小孩子在過年會受到驚嚇或遇到不好的事,要把這個關卡“壓制”下去。不過如今會這麼說的已經很少見。

在香港,除了壓歲錢外,也有包給親朋好友及同事下屬的紅包,稱作“利是”,與“利事”、“利市”諧音,取其大吉大利、好事連連之意。

在新加坡的書面語中,約定俗成將紅包寫成閩南語發音的“Ang Pao”或其他音近寫法,意譯的“Red Envelope”反而少見。新加坡人張丹晨表示,新加坡人說在英語時,或和只會說福建話、潮州話的長輩溝通時,會說“Ang Pao”,講中文時則說“紅包”。這一點與系出同源的台灣話完全相同。

雖然壓歲錢、紅包是華人社會共有的習俗,但在實際運用上仍存在差異。主要體現在誰發紅包以及誰收紅包。

在香港,一般是已婚人士才要開始給紅包(利是),在家庭裡是包給小孩及沒有工作的老人家。而派利是的對象比臺灣廣泛,連同事、鄰居都可能依親疏,收到幾十塊到幾百塊港幣不等的利是,圖個新年事事順利好彩頭。

香港的26歲未婚上班族王先生說,他會在回內地老家時給奶奶紅包,但不會給爸媽。他覺得香港的紅包文化“好麻煩”,“雖然我還沒經歷過(發錢),但聽說隨便包都得花上一兩千,要給很多人,不給又怕對方生氣。”

中國一般也是結婚之後才開始給紅包,但也因人而異。一些已在工作的未婚人士表示,工作之後就不領紅包了,但還不會包給晚輩。

至於在臺灣,約定俗成是在工作之後就要開始包紅包──包給長輩表示心意,包給晚輩表示祝福。

25歲的上班族陳小姐今年第一次包紅包,她說:“壓力很大,我的薪水不多,卻要包給爸媽爺爺奶奶等六個長輩,而且要湊吉祥數字。幸好我是同輩裡年紀最大的,還沒有侄兒輩,否則就更花錢了。”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也有此習俗,結婚後或工作後開始包的都有。馬來西亞的梁同學說,一般是包給後輩為主。包紅包的價碼看個人財力和遠近親疏有別。梁同學又說,當小孩時當然會很期待拿紅包,“但我家之前家境不好,所以每到過年父母都會很折騰,除了買新衣和年貨之外,還要生出錢來包紅包,而且去有很多小孩的親戚家更是頭痛。”

上述華人社會的紅包都是現金形式。在線上支付發展日趨成熟的中國,2014年起,在通訊軟體“微信”(Wechat)上發送“微信紅包”成為新的過年潮流。

使用者可以綁定銀行卡,運用業者提供的線上支付技術,將金額幾毛錢到幾百元不等的“紅包”設定在群組裡發送讓大家搶,或發送給個人。

蘭州人賈同學說,去年他大半的年節時間都盯著手機搶紅包、發紅包,“去年累積賺了一千多(人民幣),”正在英國攻讀人類學博士班的他認為,在科技改變社會的浪潮下,“微信紅包還算是把科技和傳統結合得算好的呢。”他說親戚間因為搶紅包而在增進了在群組裡的交流,“微信紅包是增進交流的載體,是一種社交溝通,而並不是像有些人批評的,現在的人只圍著手機過年。”

他也談到,微信紅包打破了空間限制,將各地的親戚朋友串聯在一起共度新年。今年他也已經準備好在英國投入“微信紅包搶奪戰”。

林茂賢認為“微信紅包”的興起,是時代與科技變遷下的正常現象: “隨著時代改變,很多新的民俗會被創造,如果是彼此祝福好玩、有趣,都是OK的。”

一名福建女士表示,她認為:“微信紅包目前還沒有取代壓歲錢,如果見得到面還是傾向給實體紅包,微信紅包只是補充,金額不限、發一發圖個搶紅包的樂趣而已。除非見不到面,有人就會拿微信紅包,裝上實體紅包的公訂價,這就和真紅包一樣了。”

在北京工作的福建人王先生也說:“過年還是要拿紅色的`紅包'才有感覺。重要的是紅包的寓意,而不是裡面那點錢。電子的就沒有那種寓意在了,要嘛純粹給錢、要嘛娛樂。”

新加坡人林先生說,現在也有新加坡的銀行推出電子紅包,但“感覺長輩們都不會用,我媽說她還是會給紅包,電子的就失去意義。”

而在今年,臺灣人慣用的通訊軟體LINE,也推出了紅包功能,至於能不能如微信紅包一般形成全民運動,在電子支付不如中國普及的臺灣,仍有待觀察。

林茂賢介紹臺灣包紅包的規定, “金額一定是要雙數,通常是台幣2000元或3600元、6000元,寓意`好事成雙'、`六六大順'。”而為了討吉利,一定要在紅包袋裡放錢,不能放其他東西代替。收到紅包後,在除夕時帶在身上,可以招來一整年的好財運!

(BBC中文網)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