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再爆违约事件 信贷风险续增

违约【博闻社】金融时报说,中国北方一家化肥生产商本周四到期的债券偿付发生违约,成为经济放缓和大宗商品行业(包括基础化学品)严重产能过剩的最新伤亡者。

近几周,违约加剧了中国债券价格下跌,促使安全的政府债券和评级较低的公司票据之间的息差扩大。交易员们表示,随着隐性担保逐渐失效,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

“奈伦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这一事态并不令人意外。但总的趋势正迫使市场反思其假设,”上海某家小银行的一名债券交易员表示。

内蒙古奈伦集团(Inner Mongolia Nailun Group)在周三提交给上海证交所的一份公告中表示,该公司无法筹足资金偿付周四应付的利息及回售款项,原因是“公司经营困难”。万得资讯(Wind Information)的数据显示,这是今年以来第12家在国内债券上违约的中国公司,而2015年全年有19家公司违约。

英国《金融时报》根据官方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中国的总债务在3月底触及163万亿元人民币(合25万亿美元)的创纪录高位,相当于GDP的237%。同时首季经济增长下滑至6.7%,低于2015年的6.9%。

奈伦集团在2011年发售8亿元人民币(合1.23亿美元)的7年期债券,投资者在第五年末(也就是本周四)有回售选择权。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价值超过7亿元人民币的债券的持有人选择回售。同日还有一笔利息应付。

金融时报指出,违约在中国国内债券市场曾经是闻所未闻的,该市场的多数发行人是国有企业,投资者普遍认为所有公开发行的债务都带有隐性的政府担保。私有的超日太阳能(Chaori Solar)在2014年3月成为中国国内首家违约发行人,去年4月电力设备制造商保定天威集团(Baoding Tianwei Group)成为首家违约的中国国有企业。自那以来,还有数家国有集团也发生了债券违约。

报道认为,虽然一些违约的发行人最终获得政府救助,但资金紧张的中国地方政府已变得不那么愿意解救失败的公司。分析师们表示,近期违约的相对温和的影响也让官员们看到,个别事件不太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分析师们预计,随着信贷质量恶化,今年还将发生更多违约。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评级机构已对国内债券作出49次评级下调,而2010年全年有126次评级下调(这些数字包括同一债券的多次下调)。奈伦集团表示,正在努力筹集资金偿还投资者,同时该集团将寻求重组债务。该公司称,将在五天内发布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

One Comment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