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缺口超48亿立方米 中石油启动应急预案
|【博闻社】中国今冬的气荒来得比往常猛烈些。据肩负国内70%天然气供应任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统计,今冬天然气缺口高达48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前一次气荒的几倍,而这还仅仅是中石油系统的缺口。
天然气供应紧张连带的是价格波动。去年底,液化天然气(LNG)的价格一路飙升,高点达到1.2万元/吨。近期国家发改委处罚了一批擅自提价的企业,LNG的价格逐步回落。随着LNG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此轮气荒最困难时期似乎已过去。
如今的天然气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停气会和停电、停水一样,严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自2009年以来,这已经是第二次大面积出现气荒。
国内天然气需求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认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是导致气荒的直接原因。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增量超过33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相当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天然气消费增速为何如此迅猛?
首先是煤改气。2017年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比如,河北省就增加了260万户左右的城乡冬季燃气采暖用户,冬季采暖用气需求增加了20亿立方米左右。
“这样的增速,完全超出正常发展速度。”负责中国石油在北方地区天然气销售的刘玉文说,“北方是中石油力保的重点区域,2017年中石油把天然气增量的3/4都给了北方公司,而其中的2/3给了河北,但还是不够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帆说,计划之内的煤改气,还可以招架,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计划外增量。比如山东煤改气用户比计划多出50万户,这个巨大的增量就成了问题,气从哪里来?
除了爆棚的煤改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在2017年均大幅增长。
需求如此快增,供给侧有没有可能快速跟上?中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解释,需求增长太快,供给侧还真的难以招架。中国的能源现状是缺油少气,国内四大主力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川渝每年的产量都在增长,10年前这些气田的产量才500亿立方米,2017年已经接近1000亿立方米,年增幅超过7%,但这样的增幅跟17%的需求增幅相比,仍然捉襟见肘。
要缓解局面,就得扩大进口。这些年,中石油相继建成了中亚、中缅等跨国天然气运输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同时还在大连、唐山和江苏等地区建成了多座大型LNG接收站。天然气进口量从2010年的不到50亿立方米攀升到目前的超过500亿立方米,年均增幅接近50%。这个增速,在全球主要天然气进口国家中是最高的。
中亚来气不稳,中石油启动应急预案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1月31日,中石油下发严格执行日供气量计划的通知,通知说明中亚来气由1.2亿立方米进一步降至0.7亿立方米,中石油管网面临崩盘危险。
同时,自1月30日夜间,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已经开始执行到量关阀,使城市燃气供应再次趋紧,甘肃兰州、河南平顶山等多地城市燃气公司纷纷下发错峰用气通知。
中石油的一份文件显示,目前中亚来气供应持续不稳定,1月份,土库曼康采恩机组已经停机三次,江苏如东LNG因天气原因无法靠岸。近期大幅降温,中亚哈国、乌国无序下载,中亚来气持续欠计划2000万方/日。日均欠量达3000万方以上,中石油管网已接近临界管存。若不控制销售节奏,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风险。
《证券日报》记者获得的平顶山燃气有限公司《关于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通知》称,因进口中亚国家天然气管道发生故障,影响我省天然气供应,自1月31日起平顶山市天然气供应量大幅减少,为认真贯彻“保民生、保重点、保公用”的保供原则,严格落实“压非保民”的供气关系,公司已经启动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在积极争取上游气量的同时,已对我市及下辖县市区的工商业用户(含加气站)采取暂时供气等措施,尽全力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要。
同时,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也发布通知称,近日,由于中亚进口气供应持续不稳定,江苏如东LNG受天气影响无法靠案等因素,加之全国大范围持续降温,采取用气大幅度增加,天然气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中石油管网已经接近临界管存,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运行构成较大安全威胁。基于此,上游单位中石油甘肃代表处于1月29日要求公司进一步压减工业、CNG、商业、集中采暖等用气,将日用气量控制在920万立方米以内。
为了保供民生,贯彻“压非保民”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西北地区中石油供气的仅有的几家LNG工厂再次被要求限气停产。
随后,中石油启动了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并在各方努力下于2月2日恢复了进气量,实际日进气量恢复到约1.1亿立方米。
人民日报/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