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拥堵已致11人死 亲历者:扎堆因天气

【博闻社】1990年以来,珠穆朗玛峰的商业攀登蓬勃发展,近几年以来的收入非常可观。路透社表示,现在支付两万美元,就可以攀登,而这个价钱是最为知名的运行商开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蜂拥而至的挑战者和今年挑战峰顶的良好天气窗口期缩短,导致11人死亡。这也是2015年以来最为惨烈的珠峰攀登季节。

一位美国律师星期一在从珠穆朗玛峰峰顶下山期间死亡,成为过去10天来在这座世界最高峰丧生的第11人,也是登顶后遇难的第二名美国人。死者是来自科罗拉多州的律师克里斯托弗·库里什(Christopher Kulish)。上星期,来自犹他州的唐·卡什(Don Cash)在从峰顶下山期间死亡,死因可能是高原反应。

除了美国人外,其余死者来自英国、爱尔兰、尼泊尔、印度和奥地利。

据法新社加德满都的消息,本周一,无论是从尼泊尔还是从中国境内攀登的人数都大大减少,为数不多还在山上的攀登者将在恶劣天气回归之前返回安全的地带。

虽然今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的人数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统计,但预计超过去年的807人,而这一数字已经在去年刷新了记录。今年春季的攀登季节,尼泊尔方面发放了381个攀登许可,中国方面则发放了至少140个许可证。获得攀登许可的人,每人至少有一名夏尔巴人陪同,因此攀登者的数量至少是翻倍的。这造成了攀登期间的拥堵,在上周三由攀登者们发布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冲锋登顶的人群。攀登者们表示,四号营地的帐篷当中出现混乱,一路上有死亡者的尸体,体力不支者或者坠落,或者在路边死去,下山时速度缓慢,有时不得不需要从别人的身上跨过去,继续路程。面对拥堵等管理问题,从业者和专业攀登群体呼吁加大管控力度。

亲历者讲述排队登珠峰:扎堆因天气 大家不是疯子

近日,一张珠穆朗玛峰南坡登山者排起“长龙”的照片引发热议。

图片在网络上传播并引发热议,有网友感叹,这可能是海拔最高的“交通拥堵”了。据了解,每年5月中旬至下旬,由于天气状况较好,被外界普遍视为珠峰的黄金冲顶期。

5月23日,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次仁扎西告诉南都记者,网传图片为南坡景象,实则北坡也有很多人。据了解,5月22日左右珠峰迎来登顶天气窗口期,23日上午,123名登山者成功登顶。

“5月中旬和下旬是窗口期,其他时间去很可能就是送死。海拔8000米以上有很大的风,令人受不了。”次仁扎西回忆,23日早上去的时候一点风都没有,是难得的好天气。“那天8000米以上的温度,最低-23度,最高-4度”。他表示,登山最重要的是天气,拥堵是因为天气原因,登山爱好者不是“疯子”。

次仁扎西介绍,他从2014年开始梦想攀登珠峰,“2016年登上了慕斯塔克峰,2018年登上卓奥友峰,然后才有底气去登珠峰。”他说,今年好天气的窗口期特别短,因此大家都扎堆此时登珠峰。

进入“死亡地带”,缺氧高原反应威胁生命安全

南都记者了解到,对于登山者来说,海拔超过8000米意味着进入“死亡地带”,除了雪崩等意外,登山者还需要克服缺氧、极寒、高原反应等众多挑战。而在攀登海拔8800米以上的珠穆朗玛峰时,类似因素都在威胁登山者的生命安全。

大多数登山者在攀登到约7000米的高度时,开始使用辅助供氧;在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几乎所有人都要使用瓶装氧气,包括大多数夏尔巴向导;而在珠峰山顶,空气十分稀薄,登山者每次呼吸所获得的氧气不及在海平面时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在极寒、缺氧等高海拔极端环境下,部分登山者会出现温和或急性高原反应,尤其是急性高原反应,登山者一开始感觉头痛和恶心,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恶化为运动机能失控、脑部肿胀、肺部积水,严重者会昏迷和死亡。

南都记者了解到,2018年12月,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曾发布公告:普通游客最高只能到达距离珠峰大本营下方2公里外的海拔5150米的绒布寺。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还规定,从2018年开始,专业登山队员和满足条件的探险爱好者,每年进入珠峰核心区的人数应被严格控制在300人左右,而且仅限春季登山,别的季节不能进入珠峰核心区。

法广/南都/美国之音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