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大選隻字不提台灣匪夷所思

【博聞社】「華爾街日報」(WSJ)社論主筆費特(David Feith)日前撰文批評,在中國大陸逐漸升高對台灣民主的威脅之際,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參選人對台灣事務竟沉默不語,令人憂慮。

費特派駐於香港,常關注兩岸及台灣議題,他觀察到美國政界、尤其總統參選人甚少注意台灣的大選及發表看法,殊不知台灣產生首位女性元首,對美、中及亞洲具有許多意涵。

他在文中點名可能是美國首位女性總統、大力鼓吹美重返亞洲政策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對台灣大選隻字未提,別說賀函,連推文都沒有。

費特(來源:維基百科)
費特(來源:維基百科)

共和黨部分只有佛州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及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發表聲明。盧比歐強調台灣最近的選舉再次顯示一個欣欣向榮的民主國家,也期待與美在亞洲最久遠及最忠實的夥伴,持續擴大經濟、政治和安全合作。克魯茲則說,台灣人民堅定見證了自由的承諾,對渴望自由的鄰國更像是一盞指路明燈。美國以此盟友為榮。

除此,包括前佛州州長傑布‧布什(Jeb Bush)、新澤西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俄亥俄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h)等參選人應可分享一些看法,但並沒有。連特朗普(Donald Trump)都保持沉默,沒有隻字片語。

費特說,選戰激辯辭藻常代表候選人的優先重視次序,然而大眾的漠視已非個別事件,反映外界誤解了台灣做為美國夥伴、亞洲領頭羊(bellwether)及中國侵略標的的重要性。

他批評,美國為遏阻大陸擴張而重返亞洲,卻忽略了台灣。他引述前美國在臺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所言,奧巴馬政府對中政策最大錯誤是它處理台灣的方式,也就是在解釋美的亞洲外交政策時,省略了任何有關台灣的參照例子。

費特提及台灣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遠勝於印度,2300萬的人口數與澳洲相當,比起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要多,不應該如此被忽視。還有台灣從1980年代專制走向民主的和平轉型,更應成為世界模範。

他認為這次大選是台灣重獲美國關注的時刻,若待大陸對台發動政經軍霸凌時,將迫使美國花更多心思在危機處理上,在緊接而來的愛阿華州及新罕布夏州黨內初選,或許這些參選人可以表態了。

(來源:中央社)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