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美对华政策一开始就错了;急需接受中国拒绝民主化的事实
|【博闻社】在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举行的关于中国改革的研讨会上,这个机构的中国事务资深研究员马佳士(Joshua Eisenman)指出,美国一直希望借由中国经济改革带来民主转型的计划已经证实失败,目前美国政府急需重新评估并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而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对中国的基本态度,接受中国现有的模式,接受中国拒绝民主化的事实。
马佳士说:“我希望我们能放弃要改变中国的这种想法,这种传教式的期盼,希望有朝一日中国能变成基督教国家或解放中国的这种想法一直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美国之音报道,在这次名为“习近平掌权下:中国的改革与区域的回应”的研讨会上,马佳士说,美国的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应该要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但这么做不是要美国忽视中国人权或轻视民主价值观,而是要在与中国就有关议题的交涉过程中找出有效、正确的方法来影响中国的人权状况。马佳士说,从结果来看,美中两国自1990年起至2015年所进行的19次人权对话其实根本效用不大,现在没有用,以后也不会有用。马佳士在研讨会上说:“我们和中共坐下来谈人权时,必须非常实际,必须问自己我们的外交官花时间这么做是否真的值得。如果我们是和普京谈人权,你觉得值得吗?我不知道,也许值得,也许不值得,也许最终结果是好的,我不知道。但要是我来做决定的话,我会加倍增加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的预算,我认为那是我们必须要花钱的地方。”
马佳士在会后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软实力的竞争中,美国政府应该以将讯息直接传达给中国人民为主,积极让中国民众了解美国的核心价值,同时尽可能的防止中国政府阻挠人民接受不同的讯息。
马佳士还说,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有系统并有长期目标的。他表示,中国寻求的不是全球对中国印象的一夕改变,而是要培养在各地对中国“友好”的种子。以许多非洲国家的例子来说,这样的耕耘正逐渐开花结果,在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家,当地人民对中国愈来愈友善,这种充满耐心的“长久之计”所发挥的影响力正是美国政府在制订政策时所要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