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北京的债务策略或令僵尸企业僵而不死
|【博闻社】近几个月来,中国债务这个老问题再度引发广泛忧虑。近期盛传北京为避免债务问题爆破,正着手进行拆弹。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中国问题专家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中则发出警告,称当局在设计这些技术方案时必须审慎,否则问题会恶化,导致“僵尸”企业僵而不死。
美国之音说,IMF对中国居高不下且日益严峻的公司债务问题忧虑日重,并敦促北京紧急加以应对。该组织在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曾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该报告的分析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中,存在潜在风险的贷款比例快速上升,尽管目前仍然可控,但急需解决,以防未来出现严重问题。
IMF认为,成功应对这一问题对于中国经济转型非常重要;同时,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以及与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也至关重要。
这份由IMF中国磋商代表团团长詹姆斯·丹尼尔(James Daniel)、何塞·加里多(Jose Garrido)和玛丽娜·莫雷蒂(Marina Moretti)共同撰写的文章说,中国当局已经宣布他们正在集中力量解决公司债务水平过高,及对银行乃至整个经济体带来的负担,这令人感到鼓舞。
但是作者对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中国当局为解决公司债务水平过高而提出的两项解决方案能否奏效提出疑问。
文章提及的两个技术方案分别是将不良贷款置换为股权,以及将不良贷款证券化(即将银行贷款重新打包成为可转让证券)并出售。这类技术性方案在应对上述问题时可能发挥作用,并且曾在其他国家有过成功实施的范例。但IMF的专家认为,这类技术方案成功的关键在于谨慎的设计。
文章说:“但其本身并非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性方案的设计必须谨慎,而且应是一个全面的总体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实上,他们可能让问题恶化,比如会令僵尸企业(不可持续经营但仍在运行的企业)继续经营。”
IMF的文章还指出,银行通常不具备经营和企业重组等专业知识,而债转股可能造成利益冲突,即银行可能继续为现在的关联方提供贷款。
IMF的文章说,中国的公司债务已经上升到约占GDP160%的水平。这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是很高的。
但据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中的估算,中国3月底净债务总额达到16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在今年一季度已升至237%,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债务积累的速度在加快。
凯尔·巴斯和乔治·索罗斯具有影响力的投资家警告说,中国或因此面临信贷危机。标准普尔和穆迪的信用评级机构也因中国债务累积加快而先后将中国主权信用调降到负面观察。
美国之音说,尽管面临巨额债务危机,一些经济学家并不认为它必然导致中国陷入金融危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加里·哈夫鲍尔对美国之音说:“这些都是麻烦问题。但这个关头没有人希望看到中国陷入金融危机。中国央行资金很充足。虽然它为阻止人民币币值下滑而投入不少钱,但应该还有3.5万亿美元。”
哈夫鲍尔说,尽管不会陷入危机,但中国的领导人需要下决心让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倒闭,而这可能是一个政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