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充值:遠東最地下空軍基地-台灣空軍佳山基地

【博聞社】蔡英文29日上午視察台灣空軍在東部花蓮地區的佳山基地,談到該基地是台灣戰力保存最重要的基地。事實上,該基地是台灣當局在1980年代考量到與大陸的戰爭可能必須獨立進行,而解放軍有龐大的數量優勢,因此台灣必須能夠在解放軍的第一波攻擊下保存重要的戰略預備隊,才能投入反擊,於是促成這個有「遠東最大地下空軍基地」稱號的基地誕生。

美國在1979年與台灣斷交、和北京建交之後,原先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也隨之作廢。儘管美國的里根政府堅決反共,但為了共同對抗蘇聯,華府與北京在1980年代的關係相當友好,美國不僅協助中國改良殲-8戰機(最後因1989年64事件而停止,許多改良半途而廢),甚至盛傳美國將出售F-16戰機予中國空軍。台灣空軍現役的「經國號」FCK-1戰機在當年研發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抗解放軍可能取得的F-16戰機。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國民黨當局完全不敢想像萬一解放軍跨海來攻,美國能提供台灣什麼樣的幫助。因此當時的國府領導人蔣經國總統責成台灣軍方必須開始構思,在解放軍於第一波攻擊中施以大量飛彈攻擊的情況下,國軍要如何保存戰力實施第二波反擊。而台灣國防部討論許久的結果就是,為防止西部重要空軍設施在第一波攻擊中被全數摧毀,必須在有中央山脈阻隔的台灣東部挖掘山洞,將戰機隱藏於山中的「地下化國防」工程計畫,也就是台灣國防部的所謂的「建安三號」或「佳山計劃」工程。

位於佳山基地內的台灣空軍花蓮401聯隊F-16戰機,在F-16系列中自有一個專屬型號「Block-20」(網路)

這項工程包含828工程(花蓮佳山)及737工程(台東志航),戰略目標是將中央山脈東部挖空,存放台灣絕大部分的主力戰機,並藉由山脈對雷達形成的「天然死角」,讓基地難以遭到鎖定,好抵禦傳統飛彈的攻擊,保存戰力。而「佳山計劃」即因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佳林村、秀林鄉的大山村,取兩村各一字而得名,於1984年動工,1992年完工,1996年後又為了因應解放軍在當年台海飛彈危機中新增加的彈道導彈威脅,而進行後續工程建設,前後耗資400多億新台幣。

其建設方法,據台灣風傳媒引述《中國時報》報導,係由國防部、空軍總部、聯合後勤總部(已裁撤),和榮民(退伍職業軍人)工程處於,1981年派遣7人小組,考察奧地利、瑞士和瑞典等國後採取新式「新奧工法」(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NATM,新奧地利隧道工法),以旁邊岩石本身的壓力與重量,讓附近挖空的隧道相抵消,使佳山基地即使位處地質鬆軟不穩的花蓮,也能承受7級強震。

佳山基地的設計目標,是希望戰機能夠在戰時由存放在山洞中的機庫,迅速由山洞中起飛作戰,因此由附近的花蓮空軍機場另外建造一條長約2500公尺的的跑道直通山洞機庫。戰機一接到出擊命令,機庫鐵門在60秒內便會打開,好讓戰機迅速進入跑道升空。

據指出,為保護佳山基地,台灣軍方於附近花蓮、壽豐及崇德一帶建立防空導彈基地,並有完整的指揮管制、通信及情報系統、與彈藥庫、油料庫及小型醫院等戰備設施。佳山基地以中央山脈為屏障,並與海側的花蓮空軍基地、海軍軍港互為倚靠,加上台灣中油在附近建有多個大型儲油庫,已成為台灣東部軍事防衛要塞。東部地下空軍基地對於空軍的作用,除了可提供西部戰機降落,同時可隨時支援澎湖與金門,保衛台北、基隆。

在馬英九時期,台灣終於與大陸實施「大三通」,兩岸開放直航,軍民共用的花蓮機場也是航點之一。批評者曾認為,讓中國民航機起降花蓮機場可能造成中國民航機飛行員輕易取得佳山基地機密,不過台灣空軍司令部指出,佳山基地平時均已執行武器裝備疏散配置,及強化偽裝作為,中國民航機於進場時僅能目視佳山機場場面,並無法實際瞭解兵力部署情況。

民進黨立法委員羅致政認為,台灣軍方在馬英九時期設立的「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方針,因此蔡英文視察佳山基地不僅是視察國軍戰力保存及第二擊能力的象徵意義,他還對台灣民主深化與鞏固國防具有重要宣示意義。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