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充值:受未爆彈摧殘的老撾 ── 一名受害者的心聲

受訪者楊先生
事發迄今已兩年,楊一直拒絕出門(CNN)

【博聞社專譯】自從爆炸事件發生後,兩年來,楊一直拒絕離開家裡。

楊告訴CNN:「我不能種田,我不能去看朋友,因為他們可能會害怕我」,「我甚至不想活了」。

楊當年只有22歲,正他於老撾東北的老家川壙省附近燒垃圾時,一炸彈爆炸,他的眼皮、上嘴唇及耳朵因此被炸毀,他的一隻胳膊也被炸斷,並留下腰部嚴重的疤痕。

.「我記得我正在燒垃圾,爆炸發生後我昏迷了兩個星期」,「我全身感到極度的痛楚,我現在仍然感到疼痛」。

楊的傷口並非因現代衝突所致,而是40年前的戰爭的痕跡,而那場戰役,仍在殘害這個東南亞小國的生命。

約8000萬的未爆彈散佈於全國各地 – 在越戰期間,一場由美國中情局所領導的任務 ,亦是美國「秘密戰爭」的致命遺產。

老撾清彈
工作人員正在清除未爆彈(CNN)

200萬噸炸藥

該任務旨在切斷老撾南部至胡志明市的補給線,並於內戰中支援老撾政府的忠誠份子對抗北方的共軍。總體而言,在1964年及1973年間,美國投下超過200萬噸炸彈 ,為史上最慘烈的空襲之一。

大部分彈藥為集束炸彈,在引爆前會先分裂為數百個較小的小炸彈,當地人稱為bombies。

美國非政府組織戰爭遺產(Legacies of War)指出,直到今日,仍有99%的炸彈未被清除。戰爭遺產的老撾裔創始人Channapha Khamvongsa表示,「我們都被(世界)遺忘了」,「但老撾人民不能忘記,因為秘密戰爭的遺害仍存」。

炸彈被誤認為玩具

戰爭結束後,超過20,000人因未爆彈而喪生或受傷,老撾每年仍有約50人因踩到未爆彈而殘廢或喪生,而40%是兒童。

Khamvongsa表示,「Bombies是網球大小的武器」,「孩子通常錯把炸彈當成玩具,把炸彈檢起來後再扔。這通常引爆未爆彈的原因之一」。農民也是最被未爆但影響的族群之一,因為貧窮的農民被迫辛勞的在地雷區工作來養家糊口。

Khamvongsa 指出,八成的老撾人於自己的土地上種植糧食維生,所以他們仍然使用自己的土地,即便有生命危險。

美國總統奧巴馬已於週一晚抵達老撾首都萬象,在為期三日的訪問中,奧巴馬將宣布投入資金九千萬美金,協助老撾清除炸彈。

Khamvongsa表示,奧巴馬身為第一個訪問老撾的美國總統,人民將密切關注他的言論,人們急於聆聽美國總統將發表什麼言論,並承認美國對老撾造成甚麼影響,這將讓世界更了解老撾的狀況。

無法耕作的土地

不僅是生命的殞落讓這個國家傷痕累累,老撾四分之一在村莊都有未爆彈,此讓老撾農村的大部分地區無法耕種,導致人民營養不良及窮困,影響國家經濟發展,而老撾已經是東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了。

老撾約有七成人口年齡為30歲以下,而他們必須承受此種剝奪帶來的痛苦。老撾天主教救濟服務國家代表Bernie Chaves表示,老撾40%的兒童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十四歲的孩子看起來只有十歲」。

美國國務卿克里一月訪問老撾時,曾表示將緩解飢餓危機。美國援助老撾的額度多年來一直穩步上升,在2016年,美國國會撥款一千九百五十萬美金,協助清除炸彈 ,為歷年最高金額。

原文請點此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