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第一高楼破坏风景被拆除 曾获得鲁班奖等建筑大奖

img468175285【博闻社】作为东湖南路环境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武汉大学9月10日凌晨零时33分爆破拆除一高层教学楼,以复原东湖南岸沿珞珈山优美的自然山际线。被爆破拆除的教学楼系武汉大学工学部第1教学楼。

该楼位于东湖西南一隅的东湖南路附近,与武汉大学北门紧紧相邻,系武汉大学合校之前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所建的主教学楼。这座教学楼于1997年12月1日破土动工修建,武汉大学合校之前的2000年6月竣工,地面为20层,面积3.85万平方米,楼高88.3米,迄今已使用16年。这座由何镜堂院士亲自操刀设计的教学楼,在建设之初并未违反有关规划,反而在竣工后多次获得建筑领域大奖。

武汉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教授透露,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设这座主教学楼的初期,合校前的武汉大学曾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该建筑会破坏东湖的风景,但由于种种原因,反对的意见并未能阻止该教学楼项目的上马脚步。

1997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标志性建筑主教学楼被纳入到“211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其建造所花费的近亿元资金亦来源于上述资金。

而在1997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岭南建筑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何镜堂发表在《建筑学报》的一篇论文亦解释了当初采取“向高度要空间”建造理念苦衷。上述论文称,“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武汉大学相邻,是直属水电部的一所著名大学。该校始建于50年代,随着学校的发展,各类用房使用面积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水电部决定在原预留用地上兴建一幢教学科研办公综合大楼,面积35000㎡,由于受用地面宽和进深的限制,主楼定为20层。”

“通常我们在风景区内建房,都遵循宜小不宜大,宜藏不宜露,宜低不宜高的原则,在风景区建大体量的高层建筑是一大忌,对建筑师是一个难题。”何镜堂也坦承,在东湖风景区建房,无论是新建或扩建,都应保持风景区与原有地形地貌和水光山色的和谐统一,在体型、布局、层数、高度、色彩和格调上都应认真考虑,不要破坏风景区的整体环境气氛。

正是在学生数量剧增、各类用房面积紧张,而预留用地面积又受用地面宽和进深的限制的多重影响下,“211工程”建设重点项目——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教学楼还是在1997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兴建,并于2000年投入使用。

竣工后,关于这座大楼的讨论和争议并未停止。反对者认为其地处东湖景区、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影响东湖景区美观;支持者认为,这座教学楼设施新、教室多、规模大,在武汉大学教学科研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发挥过重要作用。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这栋“巨无霸”在竣工后,仍然包揽了多项大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教学楼在竣工投入使用后,曾获得湖北省“楚天杯”奖、建设部部级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和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澎湃新闻、新华社报道综合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