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举办”各时代的共产主义”展览:告诉我,共产主义去哪儿了

【博闻社】1917年俄国革命的起点是幻象与盼望,终点却是恐怖与战争。100年后,一些国家如中国仍以此为基础。这一意识形态究竟走向了何方?

对权力的幻想总是反映在艺术与文化中。前苏联斯大林时期,1930年代曾计划修建一座巨大的宫殿(如图)。二战中该计划暂停,而到了1957年,也就是斯大林死后四年,该工程被其继任者赫鲁晓夫叫停。

但自1917年俄国革命以来,共产主义时期的痕迹仍大量存在。在过去或者现在仍是马列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建筑影响着城市的风格。比如,所谓的平板楼,千篇一律,千楼一面。幸好粉刷上色彩缤纷的外墙漆,投资改造成宜居的住宅楼,才让东德成片的平板楼告别了历史的灰色。

前斯大林林荫大道 摄于1954年

模板城市

回首共产主义初期的建筑风格,无论在美学还是政治上都最雄心勃勃。经典的例子是柏林的前斯大林林荫大道(现在的卡尔·马克思大道和法兰克福大道),还有艾森许滕斯塔特市。后者位于与波兰边境,完全是按设计图纸建造的城市。1950年代早期的一部宣传影片中把东德执政的统一社会党(SED)秘书长瓦尔特·乌布里希(Walter Ulbricht)称为”社会主义的建筑师”,可谓名副其实。

但是,自从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至今,共产主义本身究竟留下了什么呢?100年后的今天,史学界、政界仍在关注这个问题。柏林近日的一次会议讨论了不同的角度:流行文化中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小众政治分支、欧洲回忆文化中的共产主义。

1920年,列宁在莫斯科

T恤衫上的切·格瓦拉

从偶像人物切·格瓦拉到前苏联强制劳动营古拉格,共产主义的范围很广。位于柏林的”东德统一社会党专制政权重新评估基金会”多角度呈现这一主题。该基金会举行”各时代的共产主义”展览,从1917年的俄国开始,到后共产主义的当代结束,客观展现20世纪的历史:集体主义、领袖崇拜、英雄塑造、社会主义世界观、亚非拉战争、西德的左翼运动。

让展览走向观众

该展览形式简单,令人惊奇,其理念是”可移动布展”。展览由25块图文并茂的展板组成,展览也印制成了2000份印刷品。感兴趣的大中小学、歌德学院等,可以免费获得。

这一意识形态和结构仍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存在,并令人惊讶地仍显示出活力,其代表当然是大国中国。史学家科嫩(Gerd Koenen)说,没有俄国,就没有共产主义中国。他的新书《红色:共产主义的起源与历史》将于今年9月出版。10月,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将展出”1917,革命,俄罗斯与欧洲”。

“东德统一社会党专制政权重新评估基金会”则创建了多个网络项目。”dissidenten.eu”(意为异见人士)已经启动。3月底还将启动”Kommunismusgeschichte.de”(意为共产主义历史)。德国之声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