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刊》300篇被删文章恢复发表 环球时报:屏蔽有害信息是为了中国的社会安全

【博闻社】面对学术界压力,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的网站重新发表《中国季刊》被删除300多篇文章。

在此之前,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的网站删除300多篇在《中国季刊》发表的文章。不少学者表示,此次事件将会打击学术自由。《中国季刊》总编对中方做法深表关注和失望。

《中国季刊》总编提姆‧普林格莱(Tim Pringle)电邮给BBC中文的一项声明表示,“我们对中国进口机构删除该季刊300多篇文章和书评深表关注和失望。我们还要指出,这一限制学术自由的做法并非孤立举措,而是在整个中国社会继续实施限制公众参与讨论空间的政策。”

8月18日,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的《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中300余篇包括六四、文革、西藏和台湾等敏感话题的文章从剑桥大学的中国网站上撤下,此引发学术界讨论。

21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表示自己发起请愿活动,希望大陆高校及学术界勇敢对中国当局审查说不。

包定表示,在中国各大学聘用越来越多外国人之下,当局担心”这些大学在意识形态上不会遵守北京希望他们说出来的思想”。

请愿书指出,学术界相信言论自由和公开交换想法和资讯,”中国尝试对不符合其喜好的文章主题进行审查…相当令人担忧”。

据了解,该请愿信函已在学界散发,请愿书中表示,如果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相关期刊,对中国政府的要求让步,学界和各大学保留反对他们的权利。

学者反应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孙沛东在微博上说:“《中国季刊》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者在中国设有服务器,而且跟中国有商业往来。这大概是国外一流中国研究期刊,难以抗拒这种审查要求的原因。从顶级中国研究期刊开始,接下来,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国外中国研究期刊,凡是跟中国有商业往来的,都会在”中国审查”面前脆弱不堪。”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及社会学系教授杨国斌也在微博发文:“当代中国研究最重要的国际刊物,受到如此限制,情何以堪!闻所未闻啊。国内不是在推进当代中国研究吗?怎么推进?”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历史系博士生韩晓明(Jonathan Henshaw)对BBC中文说:“中国闭屏网站及限制得到资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持续一段时间。限制取得论文及著作,对中国学者不公,而且对学术交流及研究有负面的影响。”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季刊》的敏感文章被屏蔽刍议

环球时报21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

既然《中国季刊》的读者范围很窄,那么剑桥出版社在其中国网站上撤掉一些文章,所产生的影响也应很小。着力报道此事的西方媒体,它们对这些本应不受关注事件的敏感程度看来不比中国相关部门低。

另外,中国有维护网络安全的多个法规,《中国季刊》在国外发行,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剑桥大学出版社本来也可尽享英国法律所赋予它的出版自由,但外电报道说它在中国设立了一个服务器,希望开发中国市场,这样一来,它就与中国法律产生纠葛。中国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只要依据的是相关法律,就没什么可指摘的。

中国屏蔽了境外互联网上一些对中国社会来说有害的信息,这样做是为了中国的社会安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至于这种屏蔽是否对中国也有不利的一面,这也是我们该操心的。中国会不断总结经验,把握对外开放和阻止外部有害信息渗透之间的最佳平衡,从而实现自己稳健、可持续的进步。

西方各种机构可以在这方面很自由地进行选择。它们可以不喜欢中国的做法,并且不与我们接触。正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如果它们全对,中国全错,时间会最终惩罚中国,同时成全它们对先进的保持。

如果它们认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很重要,进入这个市场是无论如何也要做的,那它们就需要尊重中国法规,“削足适履”也得干。现在的问题好像是,一些西方机构愿意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出适应性调整,而另一些人和力量则为看到这些很不高兴。

但这应当是它们彼此之间的官司,它们此方可以骂彼方“没骨头”,为中国市场的“五斗米”折腰。彼方也可以回应此方“站着说话不腰疼”等等。但最可笑的是,西方有一些人不是骂另一些人“没骨头”,而是骂中国“强势”,为中国的法规能迫使一些西方机构尊重中国的规定而忿忿不平。

其实这部分西方人是最蠢的,他们连这个世界上的基本法则都不了解,却以为自己又聪明又讲道义,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样子有多可笑。

西方的价值观和西方的利益长期处在人类社会的中心位置,这是西方的超强实力所造就的规则。这根本就不是道义,而是强权。如今中国强大起来,有了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我们当然会采取相关行动。请注意,中国互联网法规都是自保型的,而不具有对西方的进攻性。我们连自我保护的权利都没有,一些西方人从过去几百年遗传来的习惯是不是该变变了?

《中国季刊》的资料库有几篇读者不多的文章,以及那几篇文章后来在中国互联网上找不到了,都非大事。然而不错,往大了说,它们触及了双方各自在意的原则。那么谁的原则更契合这个时代,这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而是力量的博弈。时间会最终裁定谁对谁错的。

BBC/环球时报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