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树《中国批判理论十讲》第四讲:异化论与总体人学

在第三讲中,张博树教授分析了“专政”与“公共权力”的区别,指出中国宪政转型的目标正在于建立可监督、可替换的公共权力体系。本讲的主题则是转型的精神建构和意识形态博弈。在第四讲的上半部分,张博树教授回顾了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进程,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和异化论曾经成为那一代改革者反思文革灾难、批判专制主义的有力武器,但张教授同时深刻分析了那一代改革者和思想者的局限,他们仍未挣脱自我设置的心灵羁绊而进入自由的天地,他们的思考仍然是不彻底的。那是为什么?现在,就请大家带着问题分享本讲座的上半部分。

在本讲的上半部分,张博树教授分析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过程和那一代思想者的认知局限。这个讲座的下半部分,张博树教授现身说法,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观察社会、追求真知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自己如何从否定异化论开始,追溯经济行为自私性的人性根源,到试图创建总体人学的经历,以及早年研究和当下对中国专制主义批判性研究之间的历史联系,可谓一份难得的思想记录。本讲座的最后,张教授还应学生要求,讲解了他对民主社会主义问题的三重理解。下面,请大家继续分享第四讲的下半部分。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