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 习近平低调出席未讲话献花圈

【博闻社】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位于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家主席习近平、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等领导人,出席国家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侵华期间的死难者。仪式先由军人献上花圈,然后全场向死难者默哀,现场亦响起防空警报1分钟。

数千名士兵,市民以及学生出席了悼念仪式,他们身着黑色服装,胸前佩戴着白花,在寒风中纪念这段发生在二战期间,但迄今仍在影响中日关系的黑暗历史。

曾担任上届中共中央常委,现任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的俞正声在讲话中,一边强调不应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灾难”,但同时也呼吁中日两国也应共同走向未来。

他说:”中国和日本是近邻,而邻居是不能搬走的。”

他表示,中日两国应基于悠久的历史渊源,加深”友谊”。俞正声并没有提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苦涩争论。

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后,会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为抗日战争作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此外,在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渖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国内20多间抗战主题的纪念馆,也有举行悼念活动。

按照中国方面的说法,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占领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历时六周的暴行中,大约有30万平民和士兵丧生。

由于双方对这场大屠杀的规模说法不一,加上日本极右翼势力有时甚至会否认发生过屠杀行为,使这一历史事件成为敏感话题。

在日本,官方的说法是,确实发生了”针对非战斗人员的屠戮,抢劫等行为,”但”很难”确定具体数字。

冷战期间,这一历史问题一度被搁置,但近几十年来,相关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方面,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显得越来越强硬,另一方面,批评者认为,在保守派政治家安倍晋三上台以来,试图掩盖战争历史的一派变得越来越胆大妄为。

2014年,中国正式设立国家公祭日,使得这一历史事件的象征意义得到明显加强。习近平当年首次公祭日发表讲话时称,三十万人遭到屠杀的历史不容篡改。

不过,周三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公祭活动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但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既没有发表讲话,也没有敬献花圈。公祭日这一天,南京市内实施了严密的保安措施。

北京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梁云祥表示,对北京来说,纪念历史也是为了在当前的领土争端中拥有施压手段。”两国也有一些现实争端,这种情况下,历史问题就会被重新提起。毕竟一切历史都有其现实性。”

目前仍然活着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经不足一百人,中日双方都不断强调应当向前看,不要损害双边重要的经贸关系。

日本爱知大学中国学教授Mitsuyuki Kagami表示:”习近平无法避免中国的反日运动,因为他权力的基础就是民族主义。但他内心深处想必是希望改善中日关系的。”

国家公祭活动上,哀乐声中,士兵将八个象征大屠杀八十周年的花圈抬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此同时,”和平钟”被敲响,整个南京市内防空警报轰鸣一分钟,一些司机也按响汽车喇叭。

中日两国都曾试图使战争历史成为过去,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常常被指责试图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曾在二战期间担任内阁部长。

2015年,安倍晋三表示,他对日本战争期间在亚洲的所作所为”深表忏悔”,但日本的后代子孙不需要持续为此道歉。这番表述在中国和韩国引起强烈批评。

此外,日本政治家祭拜靖国神社也每每引起中韩邻国的抗议。靖国神社中供奉着死于战争的军人,其中也包括被判刑的战犯。

中国方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在一些西方历史学家当中也有争议。他们认为,死亡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但从没有严肃的历史学家否认屠杀事件的发生。

日本侵华期间,中国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因此,中国认为,日本没有像德国那样对本国的战争历史进行忏悔是不能容忍的。

2005年,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浪潮,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不过,分析家普遍认为,极为注重”维稳”的现任中国领导层很担心这种爱国狂热再度爆发,因为它也有可能会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德国之声等报道综合

One Comment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