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穷光棍被指是“不稳定因素” “精准脱贫”演变成“扶贫送老婆”

广西精准扶贫”送”老婆,50多岁单身汉周应雄成家。

【博闻社】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指示。中国政府为提高扶贫效率,推出“精准脱贫”政策方针,目的是争取2020年农村全面脱贫,作为中共建党100周年的贺礼。然而,最近大陆微博最近公开一段某男子演讲的视频,内容为专家点评“扶贫‘送’老婆,对光棍汉来讲也能算得上是精准扶贫了”。精准脱贫演变成扶贫送老婆,引起网络热议,更挑起女权主义者批评,将妇女视作扶贫“物资”。

上述微博帖文,据苹果日报报道,从上周五下午5时,已被转发3万次,留言7036条;网友而且接力人肉搜索,怀疑视频内容出自南海网于去年4月18日登载的评论文章《扶贫“送”老婆,也是拔穷根》,作者是胡海军。

大陆性别平等倡导公益组织“新媒体女性”介入,发现有关新闻是早前广西桂林日报题为《扶贫干部给他送来了老婆》报道,该文详述广西桂林山区农村年逾50的穷汉周应雄,在扶贫干部穿针引线下,和桂林市郊妇女黄冬梅结成夫妇,周由此成功走上脱贫之路。“扶贫送老婆”之说由此热爆内地媒体。

“新媒体女性”批评,一个“送”字将妇女作为扶贫物资一般看待;炮轰桂林日报的报道和南海网胡海军的评论采用男性本位角度,性别平等意识薄弱,让人愤怒和不齿;指摘大陆传媒忽视农村妇女贫穷问题,指中国现时有2485万名农村贫困妇女,占全国贫困总人口46.5%,“农村贫困男性的结婚之难,并非靠臆想中的‘送’就能解决,我们更应该问,为什么农村没有女性、留不住女性?”

“扶贫送老婆”倡议不仅是地方媒体热话,全国妇联主办的《中国妇女报》亦忘记了自己是为中国妇女权益发声的机关报,竟然借着发表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尹旦萍、题为《精准“瞄靶”婚姻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论,赞扬婚姻扶贫。该文章称“脱贫先脱单,婚姻贫困不解决,精准脱贫、巩固脱贫成果都只是一句空话。婚姻扶贫是基于贫困农村的现实需要提出的新要求,是精准扶贫的新内涵和新视角”。

“扶贫送老婆”在个别省区早已成为当局公开倡导的扶贫措施。海南妇联前年12月响应省委副书记李军的号召,已为省内五个贫困县相亲活动,为农村光棍“送老婆”。至于《扶贫“送”老婆,也是拔穷根》的文章,已被删除;而李千重微博也未能找到触发今次网上舆论风暴的帖文。

据中国国务院扶贫办资料显示,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人民币,归类农村贫穷人口,去年大陆贫农3千多万人。专家估计,未来30年内地进入适婚年龄的男性比女性多出近3000万人,农村“剩男危机”恐更大。

“扶贫送老婆”观点之所以大行其道,原因之一是农村穷光棍被指是“不稳定因素”。有官方学者力数他们种种不是,如生活品质低、情感孤独,精神空虚,甚至愤世嫉俗反社会,认为贫困农村大龄剩男无家、无产、无后“新三无人士”,有破坏社会和谐稳定风险。

法广等报道综合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