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转向欧洲寻求科技转让

【博闻社】中国在欧洲的大举投资,和中共当局关系密切的企业收购市场上的各种企业,包括德国的机器人厂商库卡、瑞士的农业化工巨头先正达、奥地利的飞机部件供应商FACC、奥地利的小型飞机制造商钻石飞机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在与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中,中国似乎正在向欧洲求助,以填补得到技术转让机会的空白。然而,分析人士敦促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保持警惕。他们表示,欧洲如果利用中美争端,为眼前小利而让中国继续采取强制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盗窃的贸易不公平行为,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不明智的。

美国川普政府指责中国“在国家主导下强行、强迫获取甚至窃取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负责人罗伯特·阿特金森表示,欧洲也应该停止与中国达成交易,因为这样做会抵消川普政府给北京施压、让其做出改变的努力。

美国7月初开始对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宣布并开始对包括大豆在内的340亿美元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白宫一度警告中国一旦采取报复行动就会导致更大的关税惩罚,川普总统誓言要对价值超过5千亿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中国则坚称如果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增大对中国商品征税,中国还要进行报复。

目前来看,美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在贸易上的纷争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制造2025

中国以一项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公布其要在科技领域统领全球的野心。这一计划被认为是与美国贸易战的核心。

为了避免让华盛顿感到不安,中国谨慎地避免提及这项于2015年首次推出的计划。但是在贸易战打响后,官方似乎突然意识到,中国仍远未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2025年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仍是巨大问号。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获悉,国内30家最大的企业集团在火箭、大型飞机甚至汽车生产等行业严重依赖进口零部件。

夸大的技术实力

华盛顿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负责人阿特金森说,“中国领导层希望双管齐下。他们想告诉国内人民中国是技术领导者,但同时又想告诉其他国家中国不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中国被视为真正的巨大的科技领袖或接近成为领袖,其他国家将更积极地反对其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市场情报公司IDC的中国研究主管董长晖称,这两个经济体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不仅仅是零部件,而且还包括创新能力,基础工程和商业转型等领域。董长晖说,中国的信息科技支出主要集中在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而美国主要用于改造技术的软件和服务类工作。

他说,“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繁荣是在采用大量与消费者相关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的推动下形成的,不应该误导国内民众,让他们看不到中国尽管总体增长但技术实力薄弱的真实事实。”

强制技术转让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美国的阻力不太可能阻止中国推动技术发展。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如果美国变得敌对,中国肯定会继续其技术发展。我们仍然希望寻求合作,无论是中国与美国还是欧洲的合作。合作将带来双赢局面。”

台湾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负责人梁国源表示,“中国仍然保持一定的研发能力,(贸易争端)只会减缓赶超的速度。美国现在不友好,但欧洲看起来仍然友好。只要欧洲不像美国那样充满敌意,中国就可能转向欧洲获取技术转让。”

这位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将继续对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业务采取强制技术转让的做法,并将其市场准入作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动力。

研究机构的数据也证明这一趋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在欧洲的并购活动价值达220亿美元,是同期北美的9倍。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亚当·登内特认为,欧洲并购金额的急剧上升主要是因为本会流向美国的资本转而流向欧洲。

他补充说,(中国)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投资并不成问题,问题是国家参与的程度以及某些投资背后的真正动机。

他在回答美国之音的电邮中说,“如果这些(并购)决定明显受到市场驱使,那么欧洲就会欢迎; 然而,由于许多中国投资缺乏透明度,即使完全合法的资本流动也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审查。“

他说,欧洲企业与美国有类似的担忧,包括中国“扭曲市场的行为”,例如强制技术转让和侵犯知识产权等。

他总结说,“中国已采取一些行动改善局势,但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在国际公司感受到这些动作的影响之前,贸易紧张将继续存在,甚至可能恶化。”

美国之音等报道综合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