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光纤之父”高锟离世 初提光纤理论时被媒体批痴人说梦

【博闻社】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有“光纤之父”之称的高锟,9月23日下午在医院离世,享年84岁。

高锟光纤、宽带传送等科技成就极高,在国际学术领域获奖无数,并在2009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扬其“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然而,高锟早于2004年时,证实患上阿兹海默症。

1966年,高锟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任职期间,开始研究利用玻璃纤维传送讯号,发表过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利用石英基玻璃纤维,可进行长距离及高讯息量的讯息传送。

高锟的理论初时未获认同,更有媒体嘲笑他“痴人说梦”。但他未有放弃,继续研究及改良技术,至1981年第一代光纤系统面世,他亦因此获得“光纤之父”美誉。

高锟于2003年确诊脑退化症后,行动和认知能力受到很大影响。2009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他来说,可算是“迟来的奖项”。诺贝尔委员会赞扬他“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成就(for groundbreaking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高锟于1948年移居香港;1954年赴英国攻读电机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获伦敦大学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筹办电子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0年获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

看看新闻KNEWS/环球网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