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连破14项影史纪录:中美对朝鲜战争的不同叙事


【博闻社】电影《长津湖》上映第八天,总票房突破31亿,连续7天票房持续逆跌,观影人次6354.6万人次,打破14项影史记录。电影热映带火辽宁红色旅游资源,丹东沈阳等地迎来红色旅游小高峰。

该片连续打破14项影史纪录,其中包括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票房纪录,原纪录保持者为《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影史战争片单日票房纪录,原纪录保持者为《战狼2》,以及中国影史剧情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历史片单日票房纪录等。

《长津湖》电影热映 中美对朝鲜战争的不同叙事

中国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作为中共建立100周年的贺礼片之一,被中国官方媒体称为“战争电影巨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史诗般地呈现了长津湖战役”。

而外媒很多则给它贴上“宣传片”的标签。美国有线新闻CNN报道说,这一由中共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定制”的影片,在剧本、拍摄和影片宣传方面都得到政府的“巨大支持”。

在中国,长津湖战役作为中、美之间曾有过的一次正面军事冲突似乎又走到了有必要大书特书的时候;然而在美国,这次战役以及持续了三年的朝鲜战争却有“被遗忘的战争”之名。

长津湖在朝鲜北部,距离中国边境约两百公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约12万人和美国陆战第一师和美步兵第7师共约三万人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3日在此地交战。交战双方的伤亡人数都非常高,长津湖战役因此被称为朝鲜战争中“最悲惨可怕”的战役。

朝鲜战争在中共百年历史以及70多年建国历史中都被视为重要事件,但叙事重点始终选择中国角度,即强调这是一场“抗美援朝战争”。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曾经制作过《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等多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影,也塑造过邱少云、黄继光等抗美援朝英雄人物。

作家魏巍以志愿军为中心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还曾多年被列入中学语文课本。

随着中美关系在1970年代恢复正常,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鲜有出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自2001年开始在大约20年的时间内不再是中学生课本中的内容。

2001年之前的1999年,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2001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近年来中、美时常交恶,当年的许多抗美援朝老电影又不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中。这一现象仿佛成了中美关系的晴雨表。

本次《长津湖》电影公映之前的四年间,中、美关系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急剧恶化,按照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说法,“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中,中美曾在朝鲜战场上血腥对阵这一老题材,又有了新的政治用途。

2020年10月23日,在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曾赞颂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与中国方面大力宣扬“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相比,美国官方以及民间对朝鲜战争的记忆非常不同。

负责记载外交政策历史的美国国务院历史档案局(The Office of the Historian)对朝鲜战争有如下的总结:“朝鲜战争艰苦卓绝,在美国国内也不受欢迎。1951年底,双方在北纬38度线上陷入胶着,冲突似乎让人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美国公众厌倦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在谈判也陷入僵局时厌倦情绪更甚。这种僵局削弱了公众对(总统)杜鲁门的支持,帮助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民望很高的战争英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当选为总统。”

美国民间,朝鲜战争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错误的战争”、“需要汲取历史教训的战争”,等等。

以帮助公众了解朝鲜战争历史为宗旨的“朝鲜战争遗产基金会”(the Korean War Legacy Foundation)总结认为,美国社会和文化对朝鲜战争缺乏适当的承认和处理。“这是为什么?因为美国人对战争感到厌倦。当年美国士兵从二战中回国,决心组建家庭,过上正常生活。他们不想再重温五年前经历的战争恐怖。”

至于长津湖战役本身,中国认定这是一次很有战略意义的胜利,而美国也认为这是一次胜利大突围。

《长津湖》电影在中国公映,让“长津湖战役”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人们在热议当年究竟双方有多少军人参战、各有多少阵亡、战争如何残酷惨烈、双方实力如何悬殊等等话题之余,也有人提问:战争片究竟应该歌颂战争还是反对战争? 渲染集体英雄主义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战争还是为了和平?

北京商报、BBC中文等综合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