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已通报200例确诊病例 CNN记者体验冬奥防疫

【博闻社】北京冬奥将在2月4日举行开幕式。自1月23日以来,主办单位已通报200例确诊病例。对此,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周二指出,疫情仍在”可控范围内”。

路透社报导,北京冬奥组委会宣布,自上月23日以来,包括机场入境人员和冬奥防疫”闭环”泡泡的人员已有200人确诊。尽管开幕式近在眉睫,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周二在记者会上说:”随着越来越多人进入中国,境外移入的新冠病例也在增加,不过病例的增加也代表海关对新冠检测技术更加精确。”

黄春说:”北京冬奥的新冠确诊情况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参加奥会的选手、人员都不必担心。”

据报导,北京冬奥主办单位在1月31日通报了24例确诊病例,包括16名选手;许多选手在抵达中国的机场时,被检测出阳性,因此无法参加本届冬奥。

北京冬奥采取防疫泡泡模式,冬奥选手与相关者只能搭乘官方交通工具往返下榻处与奥运场馆、禁止在北京内自由移动,以及包括媒体记者与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冬奥相关人员每天都要接受检测。

CNN记者体验冬奥防疫

“飞进北京冬奥防疫‘泡泡’是种什么体验?”——“你可能需要数周的周密计划,才能顺利进入这个防疫‘堡垒’。”

2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裔记者Selina Wang开启了冬奥报导之旅。她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从飞机落地到进入饭店的所见所感。“闭环”里层层把关的严谨防疫程序,让这名体验过多个国家和地区防疫政策的记者印象深刻——来北京冬奥的这趟旅程,是需要最严谨周密的准备和计划的。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各国运动员和媒体已陆续抵达冬奥村。Wang形容,北京冬奥会正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堡垒”里举办;为了防止新冠疫情的传播,北京冬奥防疫“泡泡”堪称疫情暴发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尝试”。

中方对防疫工作的重视,贯穿了冬奥人员来华始终。文章写道,冬奥组委编制的一本83页的指南,详细告知了冬奥参与者需要遵守的防疫规范。指南要求,参与者需在奥运会前14天进行自我监测和隔离,将自己每天的体温数据上传到一款应用程序中。

在登机前往北京前,Wang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且两次检测均呈阴性。飞机刚刚着陆到首都机场,她便从舷窗看到,身着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已早早地在跑道上等候。等到飞机上的行李都卸下时,他们会对行李进行消毒。

“从飞机前往航站楼,彷佛进入的不是一个奥运主办城市,而是一个医疗设施。”文章写道,“工作人员穿着全套的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引导乘客通过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度是亚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但现在看起来基本空无一人……空荡荡的走廊上挂着奥运会海报和‘北京欢迎你’标语,工作人员正等着给我测量体温。”

Wang回忆,后来他们一行进入了一个新冠临时检测点,那里有数十个检测隔间,最后她顺利通过了海关。

“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又有一点不那么真实,这需要大规模组织和人力支持。”Wang提到,现场一些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还邀请她一起拍照。

出了海关和机场,她和其他10个人一起乘坐专门的巴士前往饭店。在汽车内部,司机和乘客之间有一道透明的隔离墙,而他们的车辆也行驶在专用车道上。

北京冬奥的“闭环”防疫,让Wang印象深刻:

我已经正式进入了奥组委所说的“闭环”——一个由多个“泡泡”组成的系统——包括比赛场馆、会议中心和饭店,都由专用交通工具连接起来。

这条环道从北京西北方向延伸40多英里(约64公里),一直延伸到高山滑雪和滑冰赛的举办地延庆地区。再往前延伸60多英里(97公里),便到了举办其他赛事的张家口。

这些地点通过高铁与北京相连,其中有专门为奥运选手服务的部分。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系统,旨在让奥运会与其他大部分没有新冠的中国人完全隔离开。

下了巴士,Wang和其他人来到了一个指定的奥运接待饭店。在饭店里,她颇为担心机场的新冠检测结果——如果检测呈阳性怎么办?哪怕是阴性,如果这段时间被感染了怎么办?

幸运的是,在机场检测6个小时后,她的结果呈现阴性。

不过,这并没有让她完全放松下来。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她必须保持警惕。“泡泡”里的每个人每天都要接受检测,并将他们的体温上传到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上。报导奥运期间,她也被严格限制在饭店和奥运场馆内。

Wang说,自从疫情暴发后,中国收紧了入境政策,这次报道冬奥会的北京之行,也是她时隔18个月再次来到中国。

“自疫情开始以来,我已经在北京、香港和东京经历了五次隔离。各国政府应对新冠的方式各不相同,这让我的亚洲之行疲惫不堪、真伤脑筋。”

她特别提到,这次的北京之行所需要的计划是最严谨周密的,也最需要保持对细节的关注,这样才能够确保遵守每一条防疫规则。

Wang最后写道,在中国各地对新冠疫情实行“清零”战略的背景下,哪怕一例确诊都可能导致整个社区被封锁。

但她也坦承,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严格防疫政策,使得北京在近三周的冬奥会期间,“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法新社/中时新闻网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