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後港首次區議會選舉 投票率或低於上屆

【博聞社綜合】香港22日將舉行「占中」之後首次區議會選舉。雖然外界將本次選舉視為「占中」後民意指標的反映,但熟悉香港事務的專家認為,香港社會對政治與制度的討論熱度與氣氛,在政改方案遭否決後大不如前,因此本屆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或將低於2011年。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岳分析,佔領運動已經過一段時間,加上香港社會不再激烈討論政制問題,建制派力圖淡化選舉氣氛,而泛民在地區實力大不如前情況下,他估計投票率或不高於上屆。

他指出,在雨傘「占中」落幕之後,出現不少以年輕人為骨幹的「傘後組織」,被稱為「傘兵」。他們的出現或對親北京的建制派有牽制作用,但他們參選人數不多,只有40人,動員能力有限,而區議會選舉著重根深柢固的地區服務,若他們是「空降」參選,對選戰未必有太大影響。他更看淡泛民主派選情,「若保得住現屆議席數目,已經當贏。到底有多少人會受到雨傘運動刺激走出來,投票支持民主派,這確實是個未知之數。」

目前,泛民主派在全港區議會507席中握有101席,建制派則有399席。

不過,儘管政治學者如此分析,建制派則認為,認為「占中」運動畢竟能左右年輕人的投票意向,因此對整體選情不敢掉以輕心。目前,建制派在立法會的最大政黨民建聯,派出172人,當中21人已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但該黨對這場選戰也未有十足把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表示,目前對選情持審慎觀望態度,因為經歷去年佔領運動,繼而政改方案被否決,到底年輕人投票意欲如何,民意有否轉變,存在變數。「因為根據過去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有高投票率,對泛民比較有利的。當然我們亦得到不少年長街坊支持,但仍然要抱有危機感。」

今年7月,香港爆出公共屋村食水含鉛的醜聞,事件由民主黨率先揭發,其後香港特區政府再發現多個公共屋村受到影響,包括由建制派擔任區議員的選區。但葉國謙認為,事件源于政府興建公屋過程出現問題,加上已有多個委員會調查事件,相信無損建制派選情。

香港區議會過去共舉行過3屆選舉。其中,2003年的投票率達44.1%,為歷屆最高。此後,在2007年及2011年均回落至38.8%及41.5%的水準。據港媒統計,過去在區議會選舉投票的選民數目,亦不如立法會選舉。例如2011年區議會選舉中,泛民主要政黨及建制派的得票,分別較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少60萬票及近14萬票。

(來源:德國之聲)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