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科学家培育出新型瘦肉猪:只改一个基因

mmexport1435761705160【博闻社综合】中国和韩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培育出新型的瘦肉猪——“双肌性状改良猪”,并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审批的、供人类消费的基因工程动物。

美国当地时间6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其官方网站披露这一消息,并称,上述研究人员尚未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基因(gene)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功能意义上的最小单位,多个核酸形成的片段构成一个基因。这一基因改造动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转基因”。基因改造的意义更广泛,泛指生物体的基因组被人为修改,包括“转基因”。而“转基因”特指将一种生物的一些基因导入到另一种生物中,常常涉及多个基因。

韩国首尔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Jin-Soo Kim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了这一工作,他们只改变了猪的一个基因就达到了上述效果。Jin-SooKim认为,该动物自然情况下也能发生这样的改变,“通过常规的育种手段,我们可能得耗费几十年,达到同样的效果”,而现在,研究人员只是按了“快进键”。

与转基因相比,Jin-Soo Kim研究团队对新型瘦肉猪进行的基因改造就少得多,所以,研究人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放松监管,使其成为首批被人类消费的基因工程动物。

由于担心基因改造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目前还没有基因工程动物被批准上市的先例。能够快速生长的转基因三文鱼此前被认为很接近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上市,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目前仍未放行。 6月10日,加拿大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发表研究论文称,转基因三文鱼对野生三文鱼的威胁仍不明朗,有评论认为,现在就进行环境释放,可能是不明智的选择。

培育新型瘦肉猪——双肌性状改良猪(double-muscled pig,两倍肌肉的猪)的关键是myostatin (MSTN)基因,该基因抑制肌肉细胞的生长,但在一些动物,如牛、狗中,该基因发生变异,导致肌肉细胞疯长,肌肉异常发达。

Jin-Soo Kim研究团队选择从猪的胚胎细胞入手,用TALEN的方法修改了它的基因,敲除掉其中所有的myostatin基因,然后由其合作伙伴接手。中国吉林延边大学的动物克隆专家、教授尹熙俊将这个基因改造后的细胞的“核”,移植到另一头猪的卵细胞中,克隆出小猪,他们一共克隆了32头。

Jin-Soo Kim研究团队尚未发表上述研究结果,但海纳·尼曼(Heiner Niemann)称,从照片上看,这些基因改造的猪具有典型的“两倍肌肉”的性状。海纳·尼曼在德国罗福乐研究所(Friedrich Loeffler Institute )工作,是对猪进行基因改造的先驱。

尹熙俊称,这些猪的瘦肉率和产肉率都比普通品种高,但他们也遇到一些问题,32头猪中只有13头的寿命超过8个月,2头现在还活着,但只有其中1头被认为是健康的。

Jin-Soo Kim研究团队接下来想尝试另外一种基因改造的方法——CRISPR/Cas9,2014年9月,美英两国的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的技术培育出“两倍肌肉”的山羊。

Jin-Soo Kim希望把最终培育出的“两倍肌肉”的猪的精子卖向中国市场,因为这里对猪肉的消费量很大,并且数量在增加。Jin-Soo Kim同时认为,中国目前的监管氛围也对他有利,“我认为中国会开先河”。

吉林延边大学官网显示,韩国中央电视台KBS1频道5月29日在新闻中报道该校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尹熙俊教授研究团队科研成果—“双肌性状改良猪培育”。该研究团队利用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模拟大动物肌肉生长抑制素 (Myostatin,MSTN) 基因的自然突变,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十余头双肌性状公猪,且均表现出肌肉超表达特征。该成果可用于新概念瘦肉型品种的建立,提高瘦肉率和肉品质继而提升经济效益,达到产业化目的。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