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上活跃的非政府组织

巴黎气候

【博闻社】BBC记者观察认为,相比以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巴黎气候大会的一个特点是民间社会参与度空前之高,来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会场内外发挥着积极作用。

有数十个中国本土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中国分部代表前来参加巴黎气候大会,它们跟进大会谈判进程,在会场内外举行了各种边会活动,在气候问题上拓宽了中国和国际社会沟通的渠道。

从中国前来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的包括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包括乐施会、绿色和平、中外对话等)的中国分部人员,以及中国本土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包括自然之友、创绿中心等)代表。

前来参加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的李雁女士现在是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的项目副总监。她曾经担任该组织中国办公室“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跟踪参加过多届联合国气候框架协议公约缔约方大会(COP)的谈判会议。她对BBC介绍说,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推动食品安全、森林及海洋保护是绿色和平在中国的工作重点,从2008年至今,绿色和平一直关注煤炭产业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本土环境及公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推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回答记者就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提出主张是否会受到“过于激进的”批评的问题时,李雁表示,由于绿色和平这样的非政府组织长期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专业的跟踪和深入的研究,这就使得它可以及时就社会实际状况向政府和媒体传达,使得后者能充分及时了解有关信息。

创绿中心研究院项目主管郭虹宇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国际上对中国的期望值非常之高,人们了解比较多的是中国是排放大国,而不太了解中国也在同时开始能源政策的绿色转型。

郭虹宇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联合国的气候变化多边谈判进程时间比较欧美国家的非政府组织要晚得多,但随着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逐渐发挥领导作用,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发挥着国内和国际的作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也给它在国内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带来更开放的空间。她说,过去在这个领域主要是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很少,因为沟通不够在国际上形成对中国的一些误解,现在通过对话、民间发声,人们可以通过联合国的这个多边平台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进行交流和政策互动。

回看国内,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的同时,中国政府正加紧打压各种NGO组织和志愿者,截至12月5日,大陆广东省4个劳工权益组织的负责人和员工共21人被警方带走,其中3人被拘留,警方同时警告被拘留人士的家属不要发表有关该案的言论。当局打压工人NGO组织是近两三年来的常态,从截流资金、拒绝注册到限制相关负责人的活动范围,各种政策手段并用。就在近期,福建省警方甚至将两位调查污染问题的环保NGO志愿者诬蔑为“卖淫”。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