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美專家稱朝鮮火箭進入地球軌道顯示遠程導彈技術尚未完全成熟

【博聞社】日本共同社報導稱,美軍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在7日確認,朝鮮以發射“衛星”的名義進行遠端彈道導彈發射後有“兩個物體”進入了環地球軌道。兩個物體被認為是朝鮮主張的“人工衛星”和導彈第三節的殘骸。對此,美國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朝鮮沒有進行彈頭保持完好狀態再次進入大氣層攻擊陸地或海上目標的“重返大氣層載具”(reentry vehicle)試驗,導彈尚未完成實用化。不過,朝鮮繼2012年12月的發射後再次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顯示出導彈控制技術得到了提高。

美軍的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Peacekeeper)的重返載具(來源:維基百科)
美軍的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Peacekeeper)的重返載具(來源:維基百科)

報導解釋,所謂的“重返大氣層載具”的作用是保護彈頭從大氣層外重新進入大氣層時免受高溫和衝擊傷害。導彈的射程越遠,對重返載具的技術要求就越高。朝鮮被認為尚未進行過洲際彈道導彈(ICBM)用重返載具的試驗。為此,美國對朝鮮假裝“衛星發射失敗”進行使用重返載具的試驗時刻抱有警惕。

報導引述美國航太科學家約翰·希淩的介紹,認為朝鮮此次不僅將其主張的地球觀測衛星“光明星4號”送入軌道,第三節導彈的殘骸也進入了穩定的軌道,“這明顯是沒有試圖進行重返載具試驗”。他同時也指出,朝鮮今後有可能僅進行一次重返載具試驗就實戰部署ICBM。

據希淩稱,朝鮮此次使用的導彈似乎與2012年上次發射的“銀河3號”(“大浦洞2號”改進型)基本相同。此次發射的導彈若搭載500公斤重彈頭,射程估計為1.2萬~1.3萬公里;搭載1噸重彈頭的射程為1萬公里。據稱,導彈的發動機性能等看不出有顯著改善,但精度有所提高。

朝鮮的銀河3號火箭(來源:鳳凰衛視)
朝鮮的銀河3號火箭(來源:鳳凰衛視)

另外,報導也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研究員喬納森·麥克杜維爾的意見表示,“光明星4號”能否如朝鮮主張的那樣發揮功能尚不清楚,至少將在環地球軌道上停留數年時間。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