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在老撾:強龍壓地頭蛇引反彈

【博聞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近年湧入老撾尋找商機,導致老撾人對中國人的態度發生變化。中國資本雖然為老撾人帶來了就業機會和經濟發展,但也帶來了文化和心理上的衝擊,並逐漸出現抗拒心理。此外,中國資本大舉進入老撾也導致越南的不滿,迫使老撾在政治上重新傾向扶植其建國的越南,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2月9日,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來自中國的香蕉種植園主在老撾北部持槍脅迫農民工作,引起當地村寨頭人的投訴。報導引用了這位元不願透露姓名的族長的話:“種植園主害怕老撾工人不聽從他的指揮,所以就使用了武器。”他還表示:“在老撾,持槍是違法的,因為只有軍人和員警被允許持槍。”

大約20年前,中國人開始大批遷徙進入老撾,他們主要來自湖南、廣西和雲南,集中定居在老撾北部的琅南塔、瑯勃拉邦、烏多姆塞、豐沙裡、川壙等幾個省份。這些移民最初大多從事一些為支援老撾公路建設的中國築路公司提供服務的工作,後來逐漸發展到礦業開採、木材採伐以及運輸、煙草種植等領域。漸漸地,老撾北部的華人新移民越聚越多,掛著中文招牌的旅館、餐廳、磚瓦廠、建築器材廠、診所、甚至快遞公司等,隨處可見。

烏多姆塞省芒賽市的旅館老闆林先生說:“在老撾居住十年之後,可以拿到公民身份。在這裡,做生意幾乎沒有所得稅,雖然掙不到什麼大錢,但沒有在國內生活壓力那麼大,競爭也不激烈。”

對於中國人的大舉“入侵”,老撾人起初並沒有太大的反感。老撾是東南亞唯一一個內陸國家,沒有港口,對外交通不便,很難吸引到外資。當地人主要從事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生活水準低下。瑯勃拉邦的一位銀行信貸經理譚赫(Tanh)曾經對記者表露:“老撾的官員不關心老百姓,根本指不上。其實,中國公司乾脆就把老撾買下來得了,至少能夠提供一些就業機會。”

2013年,中國超過越南和泰國,成為老撾的第一大投資國和交易夥伴,從而帶動了一股“學漢語熱潮”。多位元老撾學生向記者表示,學習中文比學習英文有更好的就業前景。為此,中國政府向老撾派出了一些支教老師,蘇州大學還於幾年前在老撾首都萬象開設了第一所境外分校。

中國在老撾投資的大型項目有公路、水電站、以及新近開工的昆明至萬象高鐵,這些項目雖然存在著透明度不高、對當地百姓征地補償不到位等問題,但總的來說,中國公司能夠打出“造福老撾人民”的口號,並沒有遭到類似中資項目在緬甸遭遇的大規模抗議或抵制。

中資大舉進入老撾的象徵:中文招牌(美國之音)
中資大舉進入老撾的象徵:中文招牌(美國之音)

而對當地人造成更多心理衝擊的,是那些中小型企業。幾年前,當地關注環保的非政府機構就爆出,老撾北部中國人非法砍伐木材現象非常嚴重。去年,又有老撾媒體報導,一些中國人在沒有任何批准的情況下,非法開採金礦,在得知老撾警方介入調查後,中國員工丟下簡陋的機器和工具,逃回了中國。

這次發生的非法持槍事件中,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香蕉園主讓工人使用大量的除草劑等化學產品,而並未向工人提供制服、面具等保護措施,使得工人們擔心患上皮膚病。去年11月,在《日經亞洲評論》一篇針對中國人在老撾北部商業行為的文章中,不僅提到了類似的農藥致病案例,還報導了中國公司在老撾行賄官員、強制征地引發當地百姓抗議的事件。

老撾至今仍然是一黨制的政治體制,老撾人民革命黨是當年由越共一手扶植上臺的,一直與越共保持著緊密的聯繫。近幾年來,老撾的經濟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大,使得政府在外交和地緣政治的問題上不得不遷就中國,而這種遷就自然引起越南的不滿。在老撾今年1月份的黨代會上,新當選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本揚·沃拉吉被認為帶有明顯的“親越”色彩,分析家們指出,這次改選或許表露出老撾政府試圖擺脫過度依賴中國的心態。

(美國之音)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