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簡繁字之爭激化 電視台字幕改用簡體字惹抗議

無線電視j5頻道改用簡體字幕惹抗議
無線電視j5頻道改用簡體字幕惹抗議

【博聞社】香港社會關於簡繁字之爭進一步激化。繼多所大學內地生和香港本地生因使用簡繁字引起爭執後,香港無綫電視J5台前晚普通話新聞報道及天氣報告中也全部使用簡體字,惹觀眾強烈不滿。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短短一日內收逾萬宗投訴,內地《人民日報》海外版昨亦「火上加油」,批評港人將繁簡強分優劣屬淺薄無知。有立法會議員憂港文化會步疆藏文化的後塵。

綜合香港媒體報道,截至昨日下午5時,通訊事務管理局共收到逾萬宗投訴,主要不滿無綫J5於黃金時段播放普通話新聞及使用簡體字。今次單日投訴數字與2012年投訴亞視本港台《ATV焦點》內容失實並列第二,僅次於前年投訴無綫《東張西望》評論港視發牌。

通訊局發言人指,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規定,所有新聞、天氣及時事節目均需提供中文或英文字幕,但牌照並無規管字幕表達形式,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投訴。無綫昨日再度回應,稱新安排可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照顧不同需要。

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聲明批評無綫電視向大陸屈膝獻媚,要求馬上撤回簡體字幕,更指「上世紀,香港人令你攀上電視大亨的神台。今世紀,香港人就有能力把你拉下來,成為喪家之犬」。

有立法會議員和參選議員到電視台外抗議
有立法會議員和參選議員到電視台外抗議

政黨新民主同盟及公民黨毛孟靜和楊岳橋昨日到無綫將軍澳工業邨廠房外抗議,毛孟靜稱無綫電視使用大氣電波,有責任保障公眾利益,已去信要求改正,「唔係冇違規就想點就點」。她斥內地想從語言入手消滅本地文化,「殖民咁耐都冇放棄(繁體字)」,憂慮繁體字將步疆文、藏文後塵被消失。有網民則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呼籲集體向通訊局投訴。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標題為「繁簡之爭莫讓『亂花』迷了眼」的署名文章,指繁簡體非先天對立,不應附有政治含義,更批評香港激進反對派以繁體字歷史悠久為名,鼓吹「文化優越論」,稱「把繁簡強分優劣甚至當作身份標籤,只能說太過淺薄無知」。

文章昨刊登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三版頭條(圖),該版為台港澳專版。版頭文章反映官方焦點所在,故昨日報道的安排顯示,香港繁簡字之爭已受到中共喉舌媒體重視,而文章的觀點也代表中共的觀點。《人民日報》海外版號稱為中國第一外宣媒體,與《人民日報》同屬中共中央機關報,號稱是「海外了解中國、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中共一些重大對外方針政策,有時會透過該報放料。

人民日報火上澆油
人民日報火上澆油

本港名作家倪匡則直指簡體字為「殘體」,「正體係由甲骨文進化,殘體先係倒退」,會繁體自然會看簡體,毋須另行學習,「唔識正體自己蝕底」。他指文化無侵略性,只有接不接受,「電視台出現殘體咪唔好睇佢」,又稱自己曾收到簡體字版《紅樓夢》,「打開見到殘體打個冷震,即刻畀番佢」。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因社會氣氛改變,導致簡體字成敏感議題。他認為現時只是一節電視節目使用簡體字,在多元社會中不應嚴厲批評。他稱不能因在書寫貪快用簡體字而演繹成「賣港」。

有分析指,無綫電視在廣東省影響力強,全因有大陸落地權,不少廣東人更是看無綫劇集長大,但每逢有敏感題材時需即時屏蔽。有分析指,今次J5變陣,或為趕上大陸數碼化步伐,爭取數碼頻道直接落地,同時省去監察屏蔽人手。

據了解,J5開台前,新聞部在籌備階段曾討論字幕用繁體還是簡體,新聞及資訊部總監袁志偉提出使用簡體,一眾部門主管均有極大保留。惟袁志偉未有理會主管們的反對意見,堅持用簡體字幕。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