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两会:中国泡沫的轮回又开始了 当下政策难以根本性解忧

【博闻社】在今年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李克强宣布下调经济增长率目标。由于今年两会在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召开,市场充满紧张感。目前股市也上下波动,显得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一马当先走向活跃的市场只有一个。这使得可能动摇全世界的中国泡沫的产生和崩溃的恶梦再次映现。日媒分析了可视的危机状况,比如房地产市场。

首先是房价。中国再次吹起了价格暴涨的旋风。日经说,这次的舞台不再是股票市场,而是被称为“一线城市”的住宅市场。其中,上涨明显的是广东省深圳市。在最近1年里上涨了53%。这种暴涨程度令人想起泡沫时期的东京。而上海市也上涨21%,北京市上涨11%。

民众购买房地产已经带有焦虑心理。在深圳市,住宅的房间格局和朝向等都属于次要问题,新建住宅的9成一开盘就售罄的状态在持续。深圳市中产阶层的平均月收入为8000元,但住宅贷款的偿还额却平均达到每月9000元。而在上海,市民也开始排队购买住宅。在市内各个“房产交易中心”,市民为咨询税收等问题而从早上就开始排队的情况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交易中心动用大量保安人员,沿着长达数百米的队伍,设置了防止混乱的铁栅栏。

此外日经还说,股票市场也出现了积极反应。上海和深圳两个股票市场的综合指数目前分别跌至去年6月高点的一半,但由代表性房地产概念股构成的“沪深300地产指数”维持了与去年6月基本持平的水平。始终强于市场整体表现。

中国官方已开始感到焦虑。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3月6日表示“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非理性过热”,显示出危机感。此外,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表示,将通过增加住宅供给等措施来稳定价格。

中国的房地产曾在2012~2013年出现暴涨,由于当局采取加强征税等措施,结果暴涨被压制。不过,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相关行业,这次很有可能对经济整体构成打击。中国人民银行(央行)2014年秋季以后多次出台货币宽松政策,充裕的资金2015年将上海股市在短短1年里推高至2倍以上。目前,资金流入了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报道指,从中国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仍持续低迷。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此前保持2位数增长势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正在迅速放缓。这是因为大城市以外存在大量库存,正在竭尽全力消化库存。房地产库存截至2月底达到约740平方公里,在规模上超过日本的琵琶湖(约670平方公里)。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房地产大型企业华南城董事长梁满林提出警告称,“随着库存的压缩,很多地方城市的房地产将降至历史最低点附近”。

中国人民银行在5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海南省三亚)之外,分阶段将申请住宅贷款之际的首付款最低比率从以往的30%降至现在的20%。在辽宁省沈阳市,一度打算对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买房实行零首付。另一方面,5个城市的最低首付比率仍为30%。但由于人口的流入,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需求。如果认为可能进一步上涨,资金就将不断流入。

报道说,房地产行情的迅速上涨充满焦糊味。大城市的房地产也不例外。有可能成为燃点的是“首付贷”。提供资金的则是房地产中介、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P2P从业者。整体的规模尚不明确,不过据称高达1万亿元。融资的利率超过10%,不过据当地媒体报道,利用者占到整体的3成。

分析指,“首付贷”相当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杠杆的房地产投机。去年中国股市泡沫的背后也存在杠杆。当局监管下的信用交易的杠杆达到2倍并不高,问题是名为“场外配资”的监管外的杠杆。融资公司等利用在线融资的机制,可能将手头资金膨胀至5到10倍,融资余额在峰值时期高达2万亿元。利用首付贷的杠杆投资还被称为“楼市场外配资”。这似乎是房地产找到了“曾经走过的路”。

不少观点认为难以根本性解决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首付贷抱有强烈警惕感,另一方面周小川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偏低,占比重才百分之十几,银行系统认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比较安全的,会有发展的机会”,显示出个人住房贷款仍有增长余地。国泰君安国际(深圳)的分析师刘斐凡指出,政府不得不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泡沫不会轻易破裂。

在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股市行情萎靡不振是因为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上海的证券公司)。在未能培育出长期投资者的中国,来势凶猛的是是个人的投机资金。关键是价格是否上涨。如果价格上涨,非法资金也会涌入,导致泡沫化,然后当局介入,泡沫破裂,如此循环。未来也将是同样的光景。

这不是观察界首次发出危机警示。早在2011,巴克莱资本就在《中国:越出奇迹——第三部分:中国模式的泡沫通缩》报告中指出,从前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有着坚实的支持,包括强劲的收入增长、稳步的城市化、有利的人口状况、有限的投资选择,以及健康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然而,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些因素可能会转变成负面因素,引发严重的泡沫爆破风险。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