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本地震31死逾1500傷 專家稱或為南海海溝大地震前奏 最遠可波及台灣

【博聞社】日本九州熊本縣在14日晚間與16日凌晨發生兩次規模7以上強震,造成熊本縣周邊的基礎設施受損嚴重,陸空交通多處中斷。兩次地震下來,九州地區已知有31人死亡,超過1500人受傷。此外,熊本縣內古蹟受損情況嚴重,觀光業料將受到嚴重打擊。而九州地區為日本汽車、半導體等產業重心,大地震恐怕也將造成相關產業工業鏈受損。而有專家認為,這次地震恐怕是後續規模更大的「南海海溝地震」的前奏,這一大地震的將能影響到遠離日本的台灣。

熊本縣政府16日表示,第二波地震發生後,目前確認已有22人死亡,171人重傷,738人輕傷。加上14日晚間第一波地震造成的9名死者,死亡總數已達31人。而傷患也不止出現在熊本縣內,包括福岡、佐賀、大分、宮崎等縣在內,九州地區都有人受傷。

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截至目前,這兩起地震已造成超過1,500人受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定16日到災區視察,但凌晨又強震後,安倍為了坐鎮指揮救災,臨時取消勘災行程。

此外,熊本縣山區的阿蘇地區,強震除導致「南阿蘇村」重要連外橋樑「阿蘇大橋」倒塌外,致熊本市與阿蘇地區主要交通道路中斷外,靠近阿蘇大橋的南阿蘇村的東海大學阿蘇校區附近,4棟公寓的1樓部分受損倒塌,被掩埋的11名東海大學生最終雖然獲救,但有1人傷重不治。東海大學則宣稱,已確認有2名學生死亡。

阿蘇神社受創甚大(共同社)
阿蘇神社受創甚大(共同社)
熊本城大面積崩塌(共同社)
熊本城大面積崩塌(共同社)
阿蘇大橋遭地震震斷(共同社)
阿蘇大橋遭地震震斷(共同社)

日本國土交通省則稱,熊本縣南阿蘇村的塌方造成57號國道,以及橫貫九州的JR「豐肥線」交通中斷。熊本機場由於靠近阿蘇地區,航站樓16日全天封閉,各航空公司已經確定停飛所有該機場航班。管制塔部分受損,空管人員疏散至另外的房間,仍在繼續使用緊急設備對自衛隊直升機等實施應對災害的空管業務。

熊本機場以外的機場未有損失,但地震造成熊本機場天花板塌陷,迫使機場關閉,目前仍不知何時才能再起降航班,當地通訊狀況相當不穩定。

九州鐵路公司(JR九州)當地線路的多個區間從早班車開始停運。

九州電力公司表示,截至16日凌晨4點左右,熊本、大分、宮崎3縣約20.37萬戶停電。此外截至凌晨3點,九州的西部燃氣公司對熊本市內為主的熊本縣內約10.5萬戶停止供氣,逾9成用戶無法使用燃氣。

由於災區範圍廣大、災情嚴重,日本防衛省表示,最多將投入2.5萬名自衛隊進行救災。

由於九州是日本汽車與科技業重要基地,也造成許多大廠停工檢查。

索尼公司(Sony Corp.)位於長崎縣諫旱的半導體廠部分關廠,也疏散值大夜班的員工。三菱電機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Corp.)表示,位於熊本縣的半導體廠生產也停工。瑞薩電子(Renesas)、富士軟片(Fujifilm)、輪胎製造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與飲料大廠三得利控股公司(Suntory Holdings)也都停工檢查。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本田(Honda)也對工廠進行安檢,評估廠房和供應商的廠房是否受損。

地震也造成熊本縣內多處著名觀光景點受創。包括阿蘇市有2500年歷史的阿蘇神社門樓夷為平地,熊本市內著名觀光景點,同時也是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資產的熊本城發生大範圍崩塌。這些名勝受創料將打擊九州與熊本當地觀光業。

不過,更加危險的是這起地震可能是規模更大的「南海海溝地震」的前兆。

紅線部分即是南海海溝(網路)

立命館大學歷史都市防災研究所環太平洋文明研究中心教授高橋學在《現代商業》雜誌中發文警告,熊本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若發生巨大海溝型地震也可能危及台灣、沖繩、西日本和東日本的一部分。

高橋指出,板塊的移動與內陸直下型地震、火山爆發、海溝型地震都息息相關。若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彈起,發生巨大的海溝型地震時,在那之前可能發生內陸直下型地震,也就是像這次的熊本地震,而台灣、沖繩、西日本和東日本的一部分都應該注意。

日本方面還應該留意,因板塊間的摩擦減少,造成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沈陷到北美板塊和歐亞板塊下面。如此可能引發兩種情形,一是,陷下去的板塊溶成熔岩,引起大型火山爆發,或是下沈的板塊速度過快,使得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斷裂,再度在海底引發大地震。

高橋推估,南海海溝地震將引發海嘯,受害人數可能達47至50萬人,故這次不能將熊本地震當成單獨的地震來看,而是應該當成日本整體危機的前兆,且有必要事先採取對策。

京都大學地震學教授,也是地震預測聯絡會會長平原和朗表示,「大分的地震離震央約100公里,不太可能發生餘震,但可能引發大分縣別府的萬年山斷層帶的連動。所以今後會發生什麼事,真的難以預測。假設中央構造斷層帶的某處震動的話,也許可能引發長期的南海海溝大地震也說不定。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