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同比和环比增长数据的差异引发可靠性质疑

中国经济【博闻社】中国统计局周末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环比增长1.1%,为2011年政府开始发布环比数据以来的最低增速,也低于2015年第四季度修正后1.5%的增幅。

上述环比增幅折合成年率约为6.3%,远低于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6.7%的同比增速。统计局上周五还公布了一系列其他数据,包括工业增加值、房地产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数据显示,受诸多经济刺激措施推动,经济活动开始升温。

华尔街日报引述经济学家指出,1.1%的环比增速低于预期,可能是因为1、2月份的不利因素强于最初估计。环比数据一般追踪经济的增长动力,同比数据则展现总体增长率水平。尽管6.7%的同比增幅与政府今年6.5%-7%的目标相一致,但环比增长数据令一些人质疑经济增长势头能否持续。

RHB Research经济学家张帆称,考虑到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1%的环比数据比6.7%的同比数据更为可靠。他认为,这一环比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短期内的增长动力不如总体GDP数据反映的那样乐观。

上周五有记者问道为何统计局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其他数据一道公布环比增长数据,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称,统计局仍在核算该数据。他还称,鉴于春节长假因素,第一季度环比数据的计算往往更加复杂。统计局周一未回复进一步置评要求。

报道指出:外界长期以来都对中国政府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的可靠性怀有疑虑,环比和同比数据的差异更加重了这种心态。

大和证券(Daiwa Securities Group Inc.)经济学家赖志文(Kevin Lai)称,他几乎完全不再关注GDP数据了。他称,中国实际经济增速可能只有官方数据的大约一半。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远远达不到6.7%,GDP数据总是异常平稳。

统计业界人士表示,多数经济体的经济数据通常会有很大波动,但中国许多统计数据似乎遵循一个明显平滑的路径。批评者表示,中国统计局并不独立,易迫于压力而调整数据以实现政府设定的目标。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 Ltd.)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称,中国统计局的人员工作努力,但制度因素使得统计局很难独立。高路易称,由于很难弄清数字是如何核算的,他已不再关注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环比数据了。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