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開放「三孩」 民眾迅速打槍:連第二胎都不想生!
|【博聞社】中國黑龍江省近日推動新政策,除少數民族和特殊家庭之外,開放邊境城市人口也可以生育3胎。不過當地民眾迅速打槍這一政策,直言「第二胎都不響聲了,還生第三胎?」
根據陸媒「中國經營報」報導,日前黑龍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在地方性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明確除少數民族和特殊家庭之外,邊境城市人口也可以生育3胎。
報導說,前述《條例》明確規定,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在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的基礎上,規定有六種情形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居民在本省行政區城內定居的,夫妻雙方均為邊境地區居民的,兩個子女中有殘疾兒且醫學上認為能夠生育健康兒的和夫妻雙方或一方為鄂倫春、鄂溫克、赫哲、達斡爾、柯爾克孜、錫伯、俄羅斯族的,已經生育兩個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其中雙方均為邊境居民的地區包括黑龍江省的漠河、塔河、呼瑪、黑河市愛輝區、孫吳、遜克、嘉蔭、蘿北、綏濱、同江、撫遠、饒河、虎林、密山、雞東、穆棱、東寧、綏芬河共計18個邊境縣(市、區)。
報導說,黑龍江省這次的生育政策,比中國今年初上路的「二孩」政策更開放。但在失業率嚴重的東三省地區,顯然城市居民的生育意願並不強烈。

例如,儘管處於中俄交界處的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因為從事對俄貿易,且有中俄天然氣管線的接駁處,從而屬於收入較高的城市,但長期的一胎政策,已經對人口生育意願產生了影響。
多數人聽到允許生第三胎的直接反應大多是:「培養一個孩子已經很累了」。
報導說,甚至部分人則連生育2胎的想法都不是很強烈。一名30多歲,孩子已經上小學的女性表示,「我連2胎都不想生,還生3胎嗎?」
3 Comments
中國全面放開二胎是不夠的:
即使全面放開二胎,現在許多人都不想生或只生一個(頭胎是男孩更甚),更有許多人是不孕不育生不出的、生出來的孩子是有問題的、夭折的、移民的、年輕人找不到對象的、還未生育就身故的,以上所說情況造成的人口下降量遠大於三孩、四孩的人口貢獻量。此外,上環、結紮等手術也讓許多現代女性對生育望而卻步,所以即使全面開放二胎也不能保證人口的正常交替(2:2:2)
漢人口(非穆斯林人口)即使保持不變,但是比例也將會越來越小,未來將會是開動子宮機器的伊斯蘭教的。
和平時期,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漢人口保持全面的、絕對的優勢。
麻痹於二胎不過是將急性病轉化成慢性病,將會帶來更深遠、嚴重的後果。
過去的陝甘寧,今日的新疆、雲南,都是人口問題的最好例證。
中國人的傳統育兒經驗是:養得起多生(這點也在改變),養不起少生。
資源的不足,應該靠(貿易)戰爭解決,而不是一味的、主動的減削主體民族人口。
讓這些管生育的官員都下崗吧。就素質而言,夠五毛自甘五的,都上網當網監吧。
各家褲襠里的事,國家現只有出錢,比如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免費,小孩醫藥費免費,多生一個家長重獎。。。。心胸放開些,腦袋少姓黨些,國家把當官的撈取的黑錢全部用來刺激生育,不也是「無本」買賣?利潤大了,將來長大了小子們都在豪強的公司里打工。
常州那毒地事件查清了,對學生家長有個交代,惡犯嚴懲了,百姓想,辛苦生出來的孩子,將來橫飛橫禍會少的,自然會提高生養的情趣。如今,好不容易生下一個,都讓這政權體制給掐蔫了,還再生一個,再加一個?讓當官養二奶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