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大轉變:中國外交高層三見岸田文雄意欲何為

【博聞社】訪問中國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4月30日一天之內,即與中國總理李克強、主管中國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國務委員楊潔篪、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比起先前想要舉行中日外長會談而不可得的光景,前後差距之大實難以想像。對此,應該認為是中國高層有意拉攏在自民黨內身為明日之星的「鴿派」代表岸田,因此在會談中的言詞都有專門針對岸田而發的現象。

岸田是4年半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並能與中國總理舉行雙邊對話的外相。李克強在與岸田的會面中談到,這幾年中日關係走了一段彎路,當前兩國關係有改善勢頭,但基礎仍然較為脆弱,雙方要以應有的責任感把握中日關係正確方向。並說,中方願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同日方共同努力,增進政治互信,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常發展軌道。他還指出,事關中日邦交正常化政治基礎的原則問題不能動搖,希望日方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把中國和平發展是機遇的表態落實到行動,真正奉行積極的對華政策,堅定維護雙方歷經艱辛達成的四個政治文件,妥善處理對兩國關係具有根本影響的敏感因素。

岸田與李克強舉行會談(新華網)

楊潔篪的發言與李克強類似,表示當前中日關係改善勢頭總體上仍脆弱複雜。希望日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根據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精神,將兩國“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落到實處,以實際行動為中日關係穩定改善作出更大努力。

王毅則說:「我們當然希望與日本發展健康穩定的睦鄰友好關係。同時,這一關係一定要建立在正視歷史的基礎之上,建立在恪守承諾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合作而不是對抗的基礎之上。」

同時,王毅還要求日方在政治上,應恪守《中日聯合聲明》等中日四個重要文件,真誠地正視和反省歷史,不折不扣地恪守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兩國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不能有絲毫模糊,也不能有任何動搖。

所謂「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指的是中日兩國在1972年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雙方已簽署四個政治檔,分別是1972年恢復邦交時發表的《中日聯合聲明》、1978年兩國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雙方發表《中日聯合宣言》及2008年兩國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

而另一個被反覆提到的是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表面上來看,這是中國政府的陳腔濫調,但實際上則是對準岸田的出身與在日本國內的政治派閥特性,而刻意發出的訊號。因此王毅刻意提到,岸田文雄這次主動來華訪問具有積極意義,因為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後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是中日關係改善發展的重要機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執政已經接近末期,未來勢必出現接班人。但目前卻出現與安倍的光環相近的下一代政治明星的現象。不過,由於日本在今年是七國集團(G7)的東道國,政治選區位於廣島的岸田在4月成功主持了G7廣島外長會議,除了實現核大國外長首次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外,並引發奧巴馬是否將成為首位訪問廣島的美國總統的話題,而意外嶄露頭角,行情看漲。岸田被視為安倍之後,角逐自民黨黨魁的有力候選人之一。

此外,岸田在自民黨內接受「宏池會」分裂後的衣缽,形成自己的派閥「岸田派」。「宏池會」在日本長期以來是政壇鴿派的代表,其在岸田出訪中國前夕的4月28日宣佈,將於5月舉辦回顧派系歷史的學習會。而擔任會長的岸田在28日召開的派系會議上說:「希望能回顧歷史,面向未來,思考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宏池會」的這一活動被日本媒體視為旨在顯示其作為誕生4位元首相的名門派閥的存在感。但既然其宗旨為「回顧歷史」,自不會被中國方面所忽略,因此中國才會同意讓岸田成為時隔4年半首位訪華的日本外相,並在岸田訪問期間接連提到歷史問題,並非無的放矢或陳腔濫調,而是針對身為「宏池會」會長的岸田刻意發出,要求其在「回顧歷史」時,不能出現像安倍在去年8月的「安倍談話」中那樣的解讀,必須與中國方面的立場接近,才是有助於中日關係改善的「真誠正視與反省」。

在美國、日本不斷針對東海、南海議題發起國際攻勢,而使中國頗有被圍堵感覺之際,如果身為鴿派卻在安倍政權中出掌外相的岸田能夠讓中國稍微喘口氣,自然是最好。不過對此中國顯然不敢過份期待,因此王毅還是對岸田發出「空口無憑,要看行動」的警告。但是岸田是否真的聽到中國的弦外之音,也是未知數。中日關係的改善雖然往前跨出一小步,未來還有很長之路要走。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