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放軍原總政聯絡部與中聯部合並 軍官轉文職非現役
|【博聞社獨家】本社獲悉,中共最神秘的情報部門重組已悄然開始,其中,原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將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簡稱中聯部)合並,原總政聯絡部的軍隊人員全部改成文职非现役。這意味著中共軍隊對台灣和日、韓、朝鮮等情報工作,部分要轉軌。
北京軍方消息人士向博聞社透露,今年初開始的軍隊“脖子以上”改革後,原總參情報部(二部)和技術偵察部(三部),已經並入新組建的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但另一個軍隊搞情報的部門,總政聯絡部如何改革,一直沒有定論。
現在情況已經明瞭,原總政聯絡部將與中聯部合並,除了部分涉具體情報工作的人員轉歸戰略支援部隊外,原總政聯絡部全部人員轉為文職非現役。
原总政联络部在中共建政前称敌工部,历史上是解放軍负责策反、心战和教育敌军俘虏的工作。在红军时期、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期间,曾大量策反了许多国民党部队。朝鲜战争时期,当时策反、心战敌军和战俘营的工作也都是敌工部负责的。
由於情報工作的關係,特別是國共內戰時期,總政聯絡部也曾派出大量特工,打入國民黨內部,為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做出巨大貢獻。其中也有不少特工暴露,被國民黨抓獲,有些叛變,大部分被國民黨槍斃。
2013年,总政联络部为纪念隐蔽战线犧牲的烈士们,在北京西山森林公园,位于香山八大处之间修建了一個“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墙上刻上去的烈士名字有100多人。
廣場有四座塑像,分別是50年代初在台灣被國民黨槍斃的中共情報員陈宝仓、朱枫、吴石和聂曦。他們都是當年由解放軍敵工部(即總政聯絡部前身)所派,打入國民黨內部,一直跟去台灣的。
1949年中共建政后,總政联络部主要是对台情报为主,兼顾港澳地区(港澳回歸後,這部分職能也漸漸轉移),日本、韩国、朝鲜等邻国也有关系,不过关系都是上层人物。以至於總政联络部職能跟中共中央聯絡部和中央统战部功能差不多。
總政聯絡部雖然是原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的二級機構,但是下設有聯絡局、調查局、邊界局、宣傳局,此外在廣州及上海設有秘密分局,機構龐大。
由於原總政聯絡部工作以對台灣的情報工作為重點,以至台灣有報道指,台灣上校以上的軍人,都被總政聯絡部建檔追蹤。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是總政联络部對外工作的民间组织。理事会由卸职和现任的资深政府官员、外交家及企业家、教育家、艺术家、学者组成,其中有许多高干子弟和知名人物。
多年前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該會的理事王庆(大校軍銜)涉嫌向日本人洩露军事情报,被當局處理。今年初,境外媒體報道,原總政聯絡部長邢運明因涉嫌貪腐,在春節前遭軍紀委拘查。
联络部最初负责策反国民党将领并实现“瓦解”与台湾有关敌对势力的广泛目标。中国向世界开放后,其工作重心也随之变化,日益转向影响美国及其亲密盟友的精英们。
“联络部的工作与政治、金融、军事行动和情报都相关联”,前五角大楼官员马克•斯托克斯说,“它负责主动去影响外国防务政策。”
外媒曾經報道,總政联络部旗下的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CAIFC)曾多管齐下,拉拢澳大利亚商界领袖。澳一些知名公司负责人在华受到解放军一个情报平台的款待。
該會还在扩大对美国商界精英的工作,CAIFC协助安排美国商界代表团访问中南海。该代表团领头的是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首席执行官约翰•马克。
马克承诺回国后“给美政客上一课”。接下来三天,CAIFC通过新设立的平台——首届中国公益论坛接待了约翰•霍华德、托尼•布莱尔和比尔•盖茨。
這次“吞併”總政聯絡部的中聯部,成立於1951年,是中共中央負責對外工作的職能部門。工作對象不僅包括各國的共產黨及其他左翼政黨,還擴大到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主政黨,以及發達國家的社會黨、工黨、保守黨等各種意識形態和性質的政黨、政治家及其國際組織。
根據官方網站披露,中聯部主要職責包括:
執行中共中央對外工作的方針、政策;
跟蹤研究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發展變化,並向中央提供有關情況和對策性建議;
受中共中央委託,負責處理中國共產黨同外國政黨、政治組織的交往和聯絡工作;
協調、管理中央直屬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的有關對外交往工作。
當然,其所涉的對外情報工作,沒有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