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理财产品大热形同美国次贷危机前夕 令人担忧

6031335730841279512_0

【博闻社】彭博社观察指,过去几年,由于理财产品的利息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息,中国国内居民纷纷把储蓄投向该类产品。“救助的历史”让许多投资者坚信理财产品“获得了发行银行或政府的隐性担保。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逐渐成为他们吸引资金的一个重要工具。与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1.5%相比,理财产品3%-5%的收益率更能吸引投资者。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涵盖方方面面,从债券到房地产,甚至还有采矿业等艰难生存的行业。鉴于理财产品不保本(至少大多数如此),银行可以把这些产品置于表外账户。

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2015年末,理财产品余额从三年前的7.1万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3.5万亿元(3.6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35%。美国银行称,增长主要来自开放型产品,因为此类产品可以随时赎回,对投资者别具吸引力。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等中型银行的资金来源尤其依赖理财产品。

彭博社指出,就如美国的房贷支持证券,理财产品搭建起了影子银行体系框架,这个体系的大部分游离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澳大利亚央行在报告中称,就中国案例而言,“救助的历史”让许多投资者坚信理财产品“获得了发行银行或政府的隐性担保”。金融体系存在多重风险。倘若投资者对这类产品(多数期限为六个月或六个月以下)的喜好降温,银行或面临资金严重短缺。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进行一些变通性操作,以绕开监管部门对贷款的限制和资本金要求。理财产品交互投资的现象日益增多,一旦某种产品变成坏账,可能波及其他产品。

彭博社引述美国银行的策略师2月份警告称,“未来一到两年,中国影子银行业的流动性紧缺会成为一个真实存在的风险”。银行业分析师朱夏莲表示,理财产品正在逆势而行:“中资银行表外理财产品存量去年增长了73%。目前,中国经济没有哪个领域能支撑得起任何事物以73%的速度增长。” 不过,面对所有风险,至少目前投资者和管理理财产品的机构仍在赚钱。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