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亚欧峰会回避与北京交锋”
|【博闻社】为期两天的乌兰巴托亚欧首脑会议周六闭幕。德语媒体注意到,主要因北京施压,会议未能将南海主权争议问题列入议程,与会各国亦未能共同要求北京尊重国际常设仲裁法院的相关裁决。
7月12日,国际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对菲律宾起诉中国南海侵权案作出裁定,否认了中国对南中国海的大部分主权声索,称北京的要求缺乏历史及法律依据。7月15日至16日,亚欧51国在蒙古首都举行亚欧首脑会议。鉴于中国是该仲裁法院的成员国,菲律宾、日本等国以为,本来,与会各国正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共同表达敦促中国遵守常设仲裁法院的裁定,最终和平解决相关争议,两国的代表也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这一愿望。不过,根据周六发表的《乌兰巴托公报》,会议并未在相关争议上体现共同立场。
7月16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政治版上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施压”的文章,直指与会国回避了与北京的一项冲突,这既有中方原因,欧盟国家也有隐衷。文章这样写道:
“有关中国在南中国海争权夺势的争议也在乌兰巴托的亚欧首脑会议上引发冲突。北京不愿承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本来,亚欧国家应该敦促北京当局,接受相关裁决。中国的行为对整个地区的稳定构成威胁。然而,由于北京强力施压,多数小国碍难走出这一步。
“亚欧会议是一个国际对话论坛,旨在改善亚欧关系。目前,它拥有51个成员,其中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亚欧会议成员代表着世界人口和世界贸易的一半以上。
“甚至连欧盟国家周五也未能就共同谴责中国达成共识。这不仅是由于个别国家担心,批评北京可能导致双边贸易受损。克罗地亚多年来围绕皮兰(Piran)湾内海界走向与斯洛文尼亚发生争议,因而担心,自己也会有一天在仲裁法院处于下风。希腊则刚刚将首都海港的多数股权卖给了一家中国轮船公司。因此,欧盟国家只能达成某种躲闪性声明。在该声明中,它们承认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定,但没有就中国拒绝接受海牙的裁决表达立场。”
亚欧首脑会议前,中欧首脑会谈在北京举行。恰在这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国民经济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速度统计数字。根据该项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与首季持平,显示景气稳定,并达到了政府为全年制定的”不低于6.5%”的目标。《世界报》”经济版”上的一篇署名文章则认定,这一统计数字是做了手脚,与中欧峰会有关。文章写道:
“李克强总理在先已确定了中国的增长预估:2016年二季度,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不会低于第一季度。由此,李是在欧中北京双边磋商前给因英国退盟而心慌意乱的欧洲企业家和政界人士吃定心丸。
“因此,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只能证实总理提供的数字……他在北京公布上半年统计数字时说,经济发展’稳定’,’我们到处都获得进展’。不会发生硬着陆。北京又一次宣称,能够不受世界经济速度放缓的影响。统计局称,增长6.7%是’了不起的成就’。”
文章注意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其报告中着意强调,政府所确定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方针是景气强势增长的驱动力:”从高科技产业到电子商务,’新经济’的所有部门均以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增长最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目前已达54.1%,比2015年上半年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今年头6个月的717万个新增就业机会中的大多数也出现在服务业中。
“然而,在国际间广受质疑的中国统计数字只反映了部分真实。因为,其中标示的成就并无持续性。2016年年初以来,北京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和建设投资又人为地刺激经济增长。人们也可以怀疑关于中国在上半年减少了过剩产能的说法。此外,走低的外贸数字也与所称的稳定增长不相符合。上半年,外贸总量回落3.3%,而进口(减少4.7%)比出口(减少2.1%)下降得还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