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總統李登輝新書:感激日本將兄長奉祀於靖國神社
|【博聞社綜合】儘管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已卸任多年,但其左右台灣政壇的影響力仍在,偶爾對台灣政壇及重大國際議題所發表的看法,也仍然為人所重視。他在八月底即將出版新書的《新‧台灣的主張》(遠足文化出版)中,描述了年輕時與大哥參戰的往事,以及自己在日本戰敗後回到台灣,自身認同的轉變及矛盾。
他說當年與哥哥志願成為日本兵,「一心懷抱著為國家挺身作戰、光榮赴死的理想,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確實存在著很大的距離。如今,這是我唯一能和大家分享的結論。」
他也描述「第一次看到中國人」的印象,指出「他們群聚在碼頭,臉和身體都很黑,看起來像是好幾年沒洗過澡。我在青島停留約一週,心裡開始不安地想著:『日本與中國展開戰爭,無異是犯下大錯。』眼底所見,中國人顯然過著極低水準的生活。衛生觀念等等,和日本人天差地遠。與這種生活條件如此嚴酷的民族打仗,應該不會贏吧!我認為,昭和時代的政治家和軍人,如果能夠多多了解中國的文化、社會及民族性,應該就不會發動那場戰爭了。」
他在書中也詳述兄弟間深厚的感情,「我想,哥哥回家的時間,很可能就是他陣亡的那一天。我好想再見到哥哥,每天晚上都不睡覺,一直等著哥哥的靈魂出現。原本七十二公斤的體重,一下子消瘦到六十公斤。但不管等多久,哥哥的靈魂始終都沒出現。」哥哥死於二戰,但因為家人一直等不到遺骨,因此無法祭拜。
他在2007年6月7日終於在靖國神社見到哥哥的時候,「能夠在靖國神社哥哥的靈前深深鞠躬,祈求哥哥在天之靈安息,讓我感到非常欣慰。終於可以和感情深厚的哥哥靈魂相會,我感到盡了做人該做的義務。」並表示「我由衷感激日本人將哥哥奉祀在靖國神社。」
他回憶當時回答記者問題說「我的家裡既沒有哥哥的牌位,也看不到哥哥的墳墓。我最敬愛的哥哥因為戰爭而去世,被奉祀在靖國神社。光是這點,我就很感激了。如果是諸位自己的親人被奉祀在這裡,你會怎麼做呢?」
儘管他希望大家理解他參拜靖國神社的心情是「身為家人、身為一個人該做的事,我不希望有人以政治或是歷史問題的角度來看待」,但當時身為他國元首的敏感身分是否能讓外界從非政治的角度看待此事,其實具爭議性。
他在書中亦檢討了近代日本失敗的原因說,「在磯永吉與末永仁兩位日本農業技術人員的努力下,大正末期台灣成功種植出蓬萊米。結果,廉價的台灣米輸入到日本,使日本農民生活變得困苦。」他說如果自己是當時的領導者,「會首先從改革農村著手,但日本卻將國內矛盾的解決方案轉向大陸外求。這就是近代日本失敗的原因。」
資料來源:風傳媒、聯合新聞網
让一个日本人当国民党主席,有何面目见先总理先总统?
台灣人上一輩當日本兵
這一輩當中華民國兵
都是外來政權
台灣人要建國 ,做自己的主人
台灣被夾在班大國之間,建國何談容易。希望翌年DPP能夠贏得大選李老總統能在那裡祭奠阿哥,也許能夠給他幾多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