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一场“隐性失业”的转折
|【博闻社】
这是一篇详细论述当下中国经济“转型”,一部分人正在被“隐性失业”的文章,你将获得以下观点:
1、中国正在进行的是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换工作,对于其中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来说,就是失业。
2、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的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和相关产业链领域中的技术、管理、销售人员,目前很多人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个群体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储备,因此根本不会出现在城镇失业登记的名单中,但其数量将随着经济调整的深入而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部分人的转型难度和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能要远超于之前的预判。
3、新一代的企业家也必将最大量的诞生于消费和服务领域,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是他们的未来所在。
4、经济转折不等同于企业转型,这是一次新老企业“你死我活”的大置换,而不是老企业“破茧重生”的新机会。
开豪车拉专车活儿的都是哪些人?
拜贾跃亭资金紧张所赐,我开始紧张在易到专车里充的钱,最近开始频繁使用易到专车,以避免悲剧在我身上重演。我曾经有过健身房、洗衣房的卡用完之前公司跑路的惨痛教训,一度拒绝任何形式的预付款消费,但还是没有扛得住易到“冲一百返一百”这种过于慷慨的诱惑。
最近的一次用车,车主开着气派的奥迪A6L来接我。在易到的APP上车主自愿把车的等级从豪华档降为舒适档,所以我在附近数十辆车中毫不犹豫选了它。车主是一位生产皮鞋的老板,50多岁,在广东有鞋厂、在北京大红门有批发部。一年前,他的皮鞋生意已经举步维艰,于是准备收手。当和各地的经销商清账的时候,才发现应收账款已经大部分难以收回。如果这些账款彻底收不回来,他除了一套尚未还清贷款的房和一辆车将一无所有。现在,他们两口子轮流开专车和清帐,专车的几百块钱是他们养家的唯一来源。两个孩子目前还在念书,对于未来,他忧心忡忡。
上一次叫车,碰到的司机是一位刚从公司辞职的白领,开着宝马X5来接我。他40多岁,原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项目总监,在找下一份工作的过渡期,他开自己的私家车挣点外快。显然,他已经意识到到寻找一份达到自己原来薪资水平的工作难度超出了自己之前的想象,但依然信心满满。在整个路途中,我忍着一句话没有说出口:也许,这可能就是你的新工作。
在两三年之前,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到,标志着他们成功人生的私家车会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
你以为只是换工作,其实是“失业”
这情景并不陌生,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也曾上演。
1929年秋冬美国由股市暴跌引发了经济大萧条,三四年后真正的企业倒闭和失业高潮爆发。大规模的失业,实际上是经济萧条的最后结果而不是前期征兆。通俗地讲,经济转型就是很多人换工作,经济危机就是很多人没工作。无论是美国大萧条时代还是里根改革时代,以及我们90年代后期的国企改革时代都是这样。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所开始的那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很多中产阶级失去了原来的白领工作,从制造业、金融业、传媒业、房地产业等高薪工作不得不转向零售、餐饮、旅游等低薪蓝领工作。而他们中的所有人在失去原来工作的时候,都以为这一次只不过和以前的历次跳槽一样,只是从这家公司跳到同行业的另外一家公司,说不定还会升职加薪。
中国正在进行的是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换工作,对于其中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来说,就是失业。
危机!你正面临严峻的“隐性失业”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那一轮结构调整中,受到冲击的主要是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人。在那一轮经济调整周期中,大量老工业基地的工厂企业倒闭破产,数千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与此同时,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大城市,成千上万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出口加工型企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是其中最大的就业岗位提供者。国有企业众多的“40、50人员”再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而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无论从数量、地区和行业上都要比上一次结构调整更加广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也就是有2.3亿人,这其中又有1亿人从事制造业。
从世界各大工业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第二产业占劳动力比例都会不断下降。我国2014年人均GDP已经达7485美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已达最高峰。大量劳动人口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已成为必然。同时第二产业中,低端制造业、房地产业、采矿业等行业向高端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转型也正在发生。有人预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8千万到1亿的劳动人口需要转换自己原来的工作。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新工作岗位必将需要更加专业的技能,而原有岗位上的劳动力会有相当大的比例难以适应这种转变而被取代。
目前的就业统计基本无法反应就业市场分行业变化趋势以及隐性失业的真实情况。实际上,虽然服务业创造的新劳动岗位不断增高,同时低端劳动岗位薪资水平也未见降低,但不少智库和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媒体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变化却不容乐观。积极的一面是,大量制造业和建筑业失业人员在餐饮、零售、旅游、物流等服务业中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但在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的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和相关产业链领域中的技术、管理、销售人员目前很多人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个群体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储备,因此根本不会出现在城镇失业登记的名单中,但其数量将随着经济调整的深入而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部分人的转型难度和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能要远超于之前的预判。
谁最终会是经济转型的牺牲者?
在过去的历次经济周期中,中国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各行业从事技术、管理、销售等岗位的白领们即使有短暂的失业也几乎都会很快在自己拿手的领域中重新找到就业或创业的机会。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很多曾经高速发展的行业中的一些岗位可能永远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岗位的技术门槛要高的多,因此和美国所经历的那样,一些白领将不得不从事低技能服务业岗位的工作。
从白领进入蓝领,这种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将密集出现,这种变化,对当事人是相当残酷的。因此未雨绸缪,要么让自己在调整中屹立不倒,要么让自己尽早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以便能够平滑转型,是放在白领们面前的新要求。另外,利用自己的年龄、经验、人脉方面的优势进入创业通道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从新世纪初发端的这一轮经济增长,是中国迄今为止历时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一轮经济波峰。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行动力上,即使粗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企业也能赚到钱。
另外,通过关系获取资源的能力、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投资战略的前瞻能力,甚至更直白的说法“行贿”的能力,也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依靠技术进步、业态创新、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品牌塑造等途径成功打造高竞争力企业的和中国经济增速相比极不匹配。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内新出现的高品牌知名度企业乏善可陈的根本原因。
这种不均衡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细微变化,你会发现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到来。
有机构测算,在中国此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将有8千万左右的劳动力转换工作。而其中一多半的劳动力将转向第三产业。这数千万劳动力的转型,理论上需要出现数百万个创业者才能带领这些劳动力完成转型。因此,新一代的企业家也必将最大量的诞生于消费和服务领域,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是他们的未来所在。
经济转折不等同于企业转型,这是一次新老企业“你死我活”的大置换,而不是老企业“破茧重生”的新机会。这个过程就是大洗牌的过程。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倒掉,有人提前收手的,通过各种基金把钱交出来让专业的人士去进行投资。在2015全年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一些新兴领域里的投资趋势十分旺盛。
这是乐观的一面,悲观的一面是,我遇到的那些开着豪车做专车生意的人们大部分已经没有这种转型的机会,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眼界已经不支持他们有新的开始。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牺牲者,新一代的“40、50人员”将由大量的小企业主和白领构成,这里面会有你吗?
引转 正和岛 刘戈 文
作者分析社会现象,十分到位。但,分析造成大陆如此社会现象的【原因】时,似乎在【刻意回避】什么?
大陆【改革】已经三十余年,近四十年,为何会出现【国企、央企】的大量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房地产与土地财政互相挂钩】?【为何出现权贵利益集团瓜分、垄断大陆公共资源】?庞大的【外汇储备】,为何不能成为【企业升级、换代、转型等】的【启动资金】?!大量低端、粗放型企业为何能【熬到【灯枯油尽】而依然【僵而不死】?大陆中共【集团】的各类【税收】,可谓【世界之最】,但,为何连起码的【社会最低生活福利保障体系】都残缺不齐,部分政府该承担的责任,还要推向社会?!
大陆【经济转型】中发生、即将要发生的,仅仅是【经济转型的必然】?还是独裁政权下的【权力意志替代市场经济规律】?!权力制造的人祸?还是【经济规律】的必然?
各自的【占比】究竟为【几何】?!
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它們就像 20 世紀 50 年代的粵語片。整個家庭在天天爭身價。日槽夜槽。個個不務正業。沒有人造正經生意。不是搶就是山寨貨。今天被起訴明天被退貨。再來是完全撤出。斷絕交易。抓到個錢或有才幹便遠走高飛。不然拿到錢出外揮霍充闊。可以典當已當了。可以賣已經售出。結果家破人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7YeyPCpdM&t=1502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S52rtN3U&t=17s
中國共產黨沒錢付帳。等於破產。就這麼簡單。
皮鞋厂老板去拉活儿,“隐性”地说明了一点问题,大陆实业的“转型”是怎么回事?是大陆的人口少了还是世界人口少了?答案是相反的,为什么人口和消费未减少而市场小了呢?就是因为大陆的自宫式经营、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环境,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中國共產黨破產。就這麼簡單。
作者分析社会现象,十分到位。但,分析造成大陆如此社会现象的【原因】时,似乎在【刻意回避】什么?—–还有几十年挣扎呢,不到底不会想,怎么弄成这样??
赶快加入带路党,军功分房发大财,开创人生第二春,灭尽赤龙才罢休。 https://uploads.disquscdn.com/images/99c9a0fd9bfdafdb5ab8b722c71c175666f4e53f085901d8e3504819972f47c6.jpg
當初美國主流傳媒著重突出川普的主力支持者是男性白人、沒有大學學位、中年、藍領,於是川普的支持者被貼上無腦粗人這個標籤,實際上,鐵鏽區及類似蕭條狀況的社區,當中豈止低層工人,自然還有夾在中間的白領,而且,服務於該些社區的其他行業,例如旅館、地產及樓房保養、汽車的買賣及維修,甚至是教育、醫療,除了夾心階層白領、管理層,也有老闆們,所以那時候放肆奚落川普支持者這個群體的人其實很有問題,看事情時太表面了,且太不留餘地給自己,事實是,一個社區的蕭條影響所及是各色人等,而所謂的中年,別忘了,那正是網絡成熟初世代時的第一批人。
匪佔區的情形,最高估算,不外是大約美國的八十年代,遠未是新千禧後的美國情景,即第三產業的人均效率飛躍,這個的差距,主要由於避開人力成本的需要的水平不相同,及管理的成熟在水平上的不相同,匪佔區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社會的全面性——也就是各方面的——「信用」的短缺,在極權主義的特權社會裡,建立社會的全面性「信用」的高強度水平,根本是問和尚借梳,「魏則西」便很能說明梗概,從「津爆」到「709」,從南周、炎黃、財新網、共識網到鳳凰網,都是證據,這些是根,從根長出來的枝、葉,不外反映根的「健康」狀態,匪佔區的瓶頸,高度現代商業化,需求高度的「信用」水平,極權主義是壟斷主義,特權通吃,無所謂社會「信用」,如果社會「信用」有發展空間,根本社會就不會發展成了「互害社會」,在半夜出台印花稅、半夜出台搖號的社會裡,「理论上需要出现数百万个创业者才能带领这些劳动力完成转型」,「新一代的企业家也必将最大量的诞生于消费和服务领域」,是填滿「權力裙帶」的肚腸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