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沒必要宣布台獨 而且也不會成功
|
【博聞社】「你聽說過一個國家宣佈獨立兩次嗎?我們早在1912年就是獨立國家了,我要怎麼第二次宣佈獨立?從哪裡獨立?」
1日晚,前總統馬英九紐約行來到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與他在哈佛時的恩師孔傑榮(Jerome Cohen)針對美中台關係展開對話。談到「台灣獨立」問題時他說:「我認為沒有必要宣佈台灣獨立,而且這也不會成功。」談到台灣人對「獨立」的認知,馬英九說:「很多人會認為,我們已經獨立了,我們選自己的總統,自己的政黨,管我們自己的事。」
但他表示, 「獨立」一詞有兩個意思:「第一是『自治』(autonomy),你有自己的政府,選擇你自己的總統;另一種是『分裂』(seperation), 這兩種很不同。」
對於台灣最好的選擇,馬英九坦言:「只要不要分裂,維持自己的自治, 並保留統一的可能性,對台灣就是最好的。」他補充說,中國沒有理由攻擊台灣,因為中國與台灣共同面對很多問題, 雖然兩方確實有很大不同。
他表示:「現在台灣只有兩種選擇,第一是維持現狀,第二是與中國統一。但對兩方來說,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不同、區別的地方需要一起去找到解決辦法。」
談到中國身份認同, 馬英九表示:「當你在台灣問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時,大部分人會認為他們是台灣人,但當你問他們是否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成員, 80%的人會認同, 這完全取決於你怎麼問這個問題。」
除了兩岸關係,現場觀眾最關心的就是台灣的經濟走向,尤其是台灣對美國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影響。馬英九難掩失望說:「我們是首要受害者,為什麼?因為我們是那麼迫切想要進去,我們希望成為一個談判者,但現在全沒了。」
他表示,雖然不確定是否能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作為代替,但如果繼續按現在的態度和方式處理與中國的關係,這種訴求將更不可能實現。
馬英九認為,台灣如此渴求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因為這是台灣最大的弱點:「因為我們在外交上的孤立,需要通過加入WTO這樣的組織,幫助我們成為國際談判桌上的一員。」
孔傑榮問到,北京是否會成為未來台灣加入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阻礙?馬英九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用了一個比喻「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他說:「我們對中國和香港出口總量在陳水扁前總統上任時是24%,在我上任時,達到了40%,這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飛躍,每個人都希望在我任內這個數字能達到50%,但當我卸任時,這個數字事實上不升反降,成為39%。」
他認為,中國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籃子」,但他希望他能夠將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我們之前與南亞國家的交易比重占14%,在我任內我們將這個數字提高到了18%。」他認為,以後台灣應繼續朝這個目標努力,以求經貿均衡發展。
但馬英九也提到,由於中國對於周邊大部分國家來說都是最大的經貿夥伴,與中國保持較大比重的貿易往來是很自然的。對於卸任後未來扮演的角色,他透露將在蘇州大學擔任國際法教授,也收到很多演講邀約,笑說「仍然會很忙!」臨走前時他不忘向觀眾席喊話:「歡迎大家來台灣玩!」
另外,會談結束時還發生一個意外插曲,孔傑榮離席時在台上一個重心不穩、當場摔倒,引起全場觀眾一陣驚呼,馬英九及工作人員連忙上前將他扶起,他起身後也揮揮手表示自己沒事。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