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投资规模将达万亿级 财政投入困难依赖PPP模式

【博闻社】在4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称雄安新区的成立是中国继深圳和浦东新区之后做出的又一战略性选择。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将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据陆媒报道,对于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近年来流行的PPP模式或将担负重任。一名财政部发改委PPP双库专家向华夏时报表示,雄安新区作为新设立的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更大,投资回报周期更长,更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PPP模式无疑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新区投资规模万亿级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京津保腹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中国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4月6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编制新区规划。

按顶层设计,雄安新区有七大任务,涵盖的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等,涉及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

相比于浦东、深圳新区,雄安新区的投资规模也是巨大的。据报告分析,深圳固投从1990年71亿增长到2016年4078亿,年复合增长率 (CAGR) 达31%,而浦东固投从1990年的14亿增长到2015年的1773亿,CAGR达38%。雄安新区的投资规模也不在少数。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大,20年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将给水泥、钢铁、铁路、交通等行业带来明显增量需求。

不过,在当前形势下,依靠大量的财政投入可能有些困难。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朱微亮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雄安新区建设靠财政大投入、大项目拉动的可能性将减小,更可能通过税收激励等方式,激励民间资本真正融入,达到财政的“挤进”效果。

PPP模式先行开展

PPP模式以华夏幸福为例。2015年,华夏幸福与雄县人民政府签订《整体合作开发建设经营河北省雄县合作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合作年限50年。在雄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中,雄县与华夏幸福约定合作181.2 平方公里,包括两个区域。

2015年,华夏幸福按PPP模式与保定市政府签订“白洋淀科技城”的委托开发协议,当年8月按PPP 模式与雄县政府签订“雄县产业新城”的委托开发协议。

华夏幸福日前公告称,“对于公司涉及雄安新区范围内的项目,坚决服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定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接到任何相关政府关于协议后续合作变动的通知。”

除了民企、上市公司,一些央企也可能是PPP模式的推动者。据称目前各大央企纷纷表态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

中国铁建表示,雄安新区的建设,该公司没有任何理由不深度参与。中国中铁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350亿元,其中PPP等基础设施投资新签订单2911.6亿元,同比增长593%。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