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抗華民主國家同盟

【博聞社綜合】「民主國家同盟」(Concert of Democracies)原先是美國學術界在2004年提出的一項概念,主張締造一個民主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而非單純的軍事聯盟。

在實踐上,自2005年開始,在亞太逐漸形成美國、日本、澳洲、印度等四個民主國家的鬆散安全結盟,使得這個概念被外界賦予了圍堵非民主國家的中國「抗華民主國家同盟」的地緣政治意涵,令北京非常敏感,並大力對抗。

美日印澳四國的安全合作包括:

2005年02月19日,美日安保的華盛頓「2+2」會談,明確將台灣海峽列為美日安保的「周邊有事」範圍內;

2005年6月8日,美、印簽署「防衛關係新架構」;

2006年3月3日,美、印建立「戰略伙伴關係」;

2006年3月16日,美、日、澳成立三邊戰略對話機制;

2006年5月25日,日、印簽署「國防合作協定」;

2006年12月15日,日、印建立「戰略伙伴關係」;

2007年3月13日,日本與澳洲簽署「日澳安保聯合宣言」;

2008年10月22日,印度與日本簽署「日印安保共同宣言」。

然而,北京對此強力反對,在2007 年對四國合作提出正式抗議,並要求印度說明其立場。而四國內部對此也有反對聲浪。如澳洲當時為了盡可能將國內礦產輸出中國以獲取經濟利益,使得澳洲工黨政府非常抗拒可能讓北京產生任何圍堵想像的「抗華民主國家同盟」的合作形式;印度內部亦有強大的反對與美國進行戰略合作的聲浪;美日兩國亦分別在2007-20088 年間更換為希望與中國更深入交往的政府,四國戰略合作於2008 年無疾而終。

不過,隨著中國在2009年之後於亞太地區的行動越來越強硬,加上美國宣示「重返亞洲」,以對抗中國為目標的美日、美澳、美日澳、美日印、印澳等各自安全合作形式仍不斷在加強,並有新措施出現,包括:

2011 年11 月,澳洲宣布允許美國在未來十年內於澳洲北部的達爾文派駐3,000 名海軍陸戰隊。

2011 年12 月首次舉行的美、日、印三邊戰略對話聚焦於印度洋與南海等三國皆有共同利益的海洋議題之上,並達成協調各自在這些議題上的立場與角色的共識。

2012 年6月,日本與印度在於東京附近的相模灣首度實施雙邊聯合海軍演習,相當於海軍司令的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杉本正彥暗示,演習的目的與意義就是為了因應中國崛起對亞太安全所造成的不確定因素。

2015年7月,日本首度加入美澳「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軍事演習。

這些安全合作使得「抗華民主國家同盟」仍具有發展基礎,可視情勢的需要組成。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