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九年 我们欠祖国娃娃一个交代

【博闻社】今天是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九年祭。汶川地震固然是一场天灾,但如果仅从天灾无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似乎也只能得出鼓励生者坚强、为死者默哀、情人间有爱等等已近乎宣传性的表述。

防震体系、建筑、选址、防灾演练和教育、灾后安置等等,都是可“人为”改变的,在防灾、救灾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人为的缺失在天灾面前很容易变成了“人祸”。九年过去了,汶川地震遗留下多少问题,至今仍无答案。
校舍的质量:公共建筑质量调查报告在哪?
灾区校舍大面积倒塌的原因,以及引出的“豆腐渣”工程疑问,一直被追问。

《21 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5月28日一篇报道引述从四川省建设厅获得的数字称,重灾区学校倒塌面积近200万平方米。2008年8月四川官方媒体发布,地 震致使重灾区4675所学校受损,通过布局调整3339所学校需要恢复重建,全省受损学校13768所,需要恢复重建11687所。

此外,有民间调查统计指,坍塌校舍共计12300所。

这一数据未得官方确认,但从现场的报道和学生死亡人数来看,校舍坍塌情况非常严重。有家长在坍塌废墟前竖起“孩子不是直接死于天灾,而是死于危楼”的横幅,但死难学生的家长们一直没有得到他们呼喊的“真相和公道”。

汶川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曾公开承诺,将公布公共建筑调查报告。(《财经》,2009)这份公共建筑调查报告至今仍未公布。

地震后的第16天, 四川省教育厅对倒塌校舍做了初步调查和评估,将倒塌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二、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三、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四、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南方日报》,2008)

2009年两会上,当地官员介绍四川省对汶川地震学校等公共建筑大规模倒塌所组织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性意见时说:“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造成学校受损和其他一些设施受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财经》,2009)

但是,同一地区的政府建筑的损毁程度却远低于学校。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震害调查组撰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报告指出,在调查组所调 查的54座政府建筑中,有13% (七座)因被毁严重无法修复;而在44处学校建筑中,这一比例为57%(25座),是政府建筑的四倍多。

报告分析这一差异和建筑结构有关,校舍多是砌体结构而政府建筑则是框架结构。但是,考察中,确实发现了施工质量问题,如配料上的偷工减料,还有的不按抗震要求施工、操作上的不合理。(《中国经济周刊》,2009)到底灾区当地的公共建筑质量如何,为什么校舍的损毁程度远超政府建筑?调查报告为何一直未公布,而高校的调查组发现了施工质量问题,是否有问责?

一直缺失的完整死亡名单

在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而汶川地震的政府信息公开一直被官方“大力肯定”。当时,政府从5月21日开始,每天更新遇难者人数,直至5月28日。现引用得最多的,汶川地震的死难人数是: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在2009年的两会上,有记者问到地震死亡总人数和学生人数,发言人回应指核实和查证工作复杂,正在加快对汶川地震的遇难人数,包括失踪人数确定为遇难人数的认定工作。(《财经网》,2009)

(5月13日,一名等待孩子消息的家长看到一名都江堰市聚源中学遇难学生的遗体被抬出后,奋力向前冲去。新华社)

2009年5月,四川省政府官网发布了死亡及失踪学生人数,共有5300余名,该发布中的遇难总人数也与此前数据有出入——68712人遇难,17921名人失踪。(四川新闻网,2009)但这一数据很少被引用。此后,也无新数据发布。

关于遇难学生人数,此前还有另一组数据:在2008年5月21日举行的一个内部会议上通报称:四川省教育系统共死亡6581人,其中学生死亡6376人;并有1274人失踪,1107人被埋。(《财经网》,2009)

此外,民间也有发起为期六个月的独立调查,以家长确认为准的学生名单,调查结果显示遇难及失踪师生共5781人。此外,该调查还对校舍坍塌和建筑物质量关系、造成师生死亡的关系作了统计,发现有五成师生是因建筑设计及建筑质量问题造成的坍塌而死亡。

这项调查的结论是:“校舍倒塌数量与师生伤亡数量呈正相关性;校舍倒塌程度与师生伤亡情况呈正相关性;校舍垮塌时间与师生伤亡情况呈正相关性。”(公民独立调查报告,2009)

至于死难者的姓名,没有官方公布的名单。在北川遗址,有名有姓的遇难者绝大部分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学校遗址处只有零星几个当年被媒体报道过的遇难学生姓名和一串数字。

有艺术家成立小组,核对遇难学生姓名、年龄、班级、学校、地区,得出了4851 名学生名单,这份名单被制作成一部没有情节,只有遇难学生和名字的纪录片,而歌手左小祖咒则把名单做成了一首歌曲。

艺术家问道:“我们可以回避这些血和肉,这些声音,这些气味吗?”但是,民间的行动不仅没有获得官方认可,而且处处受阻。

善款都去哪了,怎么花了?
清 华大学“汶川地震善款流向”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全国捐赠的资金为652.5亿元,其中政府直接受捐约占58%,约379亿元;各地红十 字会、慈善会以及地方公募基金会的捐款约占31%,约199亿元;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16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只占了约11% 。这一善款接受额度超过了1996年至2007年全国接收的救灾捐赠款物的总和(557亿元)。在央视节目《法治心愿2008》上,民政部官员称这样的捐款热情令中国慈善水平至少提升10年,同时透露民政部正在建立一个公示捐款的信息平台,将善款的流向进行公示,希望年底就能公示一批。(CCTV,2008)

但是,这一公示捐款信息平台至今仍未面世。

关于善款流向的问题长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善款流向的公开信息往往过于笼统,通常只有大类的总支出。每年都有媒体质疑汶川地震善款流向的问题。

现有的红十字总会捐赠查询平台、四川省财政厅做灾害捐赠专题明细也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开设,也是多年质疑的推动结果。

此外,中国红十字会还出现过擅自更改捐款用途的情况。2013年,多名参与汶川地震义卖筹款的艺术家追问善款去向,艺术家方力钧在微博中称:“2008汶川 地震,一百多名艺术家义拍八千多万元,定向捐给青城山市,所有工作公开进行。至今日,青城山没收到。善款不知所终。我本人未得到善款使用的任何说明。”后 来,红十字会承认,艺术家义卖所得善款没有用于原本指定项目,而投入到其他项目中,但如果艺术家们不追问,红十字会也不会“主动沟通”。

北川悲剧:死的人多了才懂过去的错?
汶川地震中,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截止2008年9月25日官方统计,北川县城的死亡和失踪者达1万6千多。在《地球》杂志发表的《汶川地震纪实》提到北川县城的常住人口仅有25000人左右。“之前北川县城在选址时缺乏科学依据,北川的湔江河堤受力严重,一旦地震就容易受到影响。中国科学院在地震后,对灾区进行勘察和监测得出结论。(中国新闻网,2008)

北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至今已有1400多年建县历史。但县城搬到曲山镇,不过是1952年才发生的事情。1952年9月,北川县城由治城(现禹里乡)迁往曲山。

(地震之前的北川。图片来源:中外对话)

但曲山镇周围密布滑坡体,即使没有地震,也不是一个安全的居住地。四川绵阳市水利系统的张德藩在1992年《水利水电技术报导》上发表论文中提到,曲山镇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严重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成为北川县城之前,这里的居民不到500人。(中外对话,2008)

但北川县城不是没有搬迁的机会。1958年北川发生6.2级地震之后,北川决心将县城搬回治城。然而,“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使北川无心亦无力回迁县城。后来力主回迁的县委书记随后调离,北川回迁随之夭折。(《南方周末》,2008)

到1987年,北川县城搬迁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但最终又碍于资金问题和选址问题,县城迁址再次流产。北川此后一直到汶川地震之前,迁城一事再无人过问。历届继任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争取羌族自治县上。(《南方周末》,2008)

1992年,四川省地震局发布的《北川县城地震危险性分析》表示北川大断层从县城经过。而县委大楼和县人民医院、邮电局等诸多重要单位,就处在这条危险的断层上。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南方周末》,2008)

(2008年9月24日的泥石流,彻底埋藏北川 摄影:吴和正)

在这种恶劣的地质条件下,北川县城依然迅速扩张的蓝图。1995年,北川县政府迁至茅坝新区。到2005年底,北川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而根据四川省建设厅批复的北川县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其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4.1平方公里。

尽管到2004年,地址灾难开始得到重视,开始治理当地的王家岩滑坡。然而滑坡治理工程所起作用毕竟有限,最终,在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被无情地淹没。(中外对话,2008)

城市选址建设时候可能由于技术限制,没有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威胁。但是历次的小灾难已经不断给人们敲响警钟。如果过去50多年的发展中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完成治理与迁城工作。北川县城或许不会遭受如此浩劫。

在过去的九年里,我们也经历过不少天灾和事故,其中既有进步的,例如善款的公开、更专业的救援和灾后辅导、校舍建筑要求的提高,但报喜不报忧的灾难报道、信息封锁、谎报死亡人数的情况,仍旧不绝。

汶川地震遗留的问题,有很多人还在等待答案,而这些问题背后的教训,也需要被记住和反思。本文来源:微信NGOCN君

作者:寰宇意志、阿七、小田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