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无定期”延长贸易战“停战期” 分析:美中难达成有意义的贸易协议

2018年美中代表团二十国集团峰会资料图片

【博闻社】美国政府正式确认:美中贸易战“停战期”将“无定期”延长,直到进一步通告之前;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所加征的10%惩罚性关税税率不会提高,也不会扩大加征关税的范围。

美国贸易代表署5日在《联邦公报》中发表声明表示:“2018年9月调查行动所涵盖中国产品新增关税税率提高到25%的实施日期予以延后”。

另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日对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取得成功表示乐观。蓬佩奥在艾奥瓦州德梅因市接受采访时表示:“直到结束才是真的结束了,但谈判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我认为很有希望,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会有重大宣布。”

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里根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菲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近日撰文指出:最近的发展开始看起来像是总统特朗普在美中贸易冲突对中国屈服。若双方未达成协议,美国威胁要在3月2日将2000亿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25%,但如今特朗普已以谈判取得进展为由,将这个期限不定期押后。

文章说:尽管特朗普乐观看待谈判的进展,却未暗示中国人同意停止窃取技术。 反之,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强调,中国将透过购买美国大豆和天然气来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急剧减少,将使特朗普宣称获胜,并于未来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山庄会见习近平时给他一些东西庆祝。

关键问题在于技术偷窃。除非中国同意停止窃取技术,双方并想出一个执行该协议的方法,否则美国将无法从特朗普的关税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东西。

分析:为什么美中很难达成一个有意义的贸易协议

美国政府星期三公布的一份报告预计,2018年美中贸易赤字可能会创下新高,达到4000亿美元。在2018年头11个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3820亿美元。

尽管美中两国接近达成贸易协议,结束双方从去年7月开始的贸易战,但是,目前没有多少迹象显示,美中的贸易关系出现了真正的改变。北京长期以来实行的补贴国企政策,以及美国指责中国非法获得美国公司技术,仍然是双方谈判的主要障碍。

特朗普政府的一位高官称,美中过去几个星期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但他同时承认,最终的谈判结果仍然是个谜,而且中国不再承受在最后期限之前回应美国关切的主要问题。在原定3月1日提高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之前,特朗普政府宣布推迟,但没有明确一个新的最后期限。

目前美中两国政府尚未公布中国对美国做出的让步,范围涉及市场准入,强制技术转让,汇率稳定,以及核查和执行机制。

曾经于2月底在华盛顿参加美中贸易谈判的中国商务部长钟山3月5日在北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说,中美贸易磋商富有成效,经过90天的磋商,双方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在一些领域有了突破。他说,双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3月6日说,本届人大会议将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中国希望以此回应美国对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所表达的关切。

不过,观察人士认为,就像以往中国出台的法律法规一样,这种公开的承诺缺少中国为改革这种政策做出的执行承诺,而这正是美国谈判代表要求的。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日前表示,美中贸易协议必须包括中国的重大结构性改变和强化执行力度。他强调,任何能产生深远意义的协议,必须要包括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和中国政府补贴企业政策的改变。

特朗普政府去年决定对超过2000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是美国的施压,并没有为美国提供其要求的谈判筹码。迄今为止,中国做出的很多让步,似乎是在安抚美国的一些关切,例如购买更多的美国农产品、汽车和能源等,而没有为美中的贸易关系确立指导方针,约束双方,遵守执行。

中国是否会对《外商投资法》真正“狠抓遵照执行”,目前不得而知。美国对双方可能达成协议的执行力度的担忧,可能会妨碍达成一项有意义的贸易协议。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上星期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说,他可以列举出北京过去曾签署的很多协议,但是中国真正兑现承诺的协议,却少只又少。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欧玉琳(Erin Ennis)认为,美中两国就一个贸易协议执行机制达成共识,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没有执行机制的约束,“很难看出他们将如何达成协议。”

特朗普政府坚持,如果中国将来违反双方达成的贸易协议,美国将对中国加征关税,但中国不能进行报复。不过,北京会认为,这种机制是侵犯其主权。

法广/美国之音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