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男孩被曝多次尾随女性 作案后聊天记录曝光

【博闻社】10月20日,辽宁大连10岁女孩因拒绝被性侵,遭13岁男孩在家中残忍杀害,身中七刀,后被弃尸灌木丛。嫌疑人是男生蔡某某。多名住在蔡某某家附近的女士反映,曾遭蔡某某尾随。20多岁的女子小晓(化名)称,曾三次遭到蔡某某尾随,其中一次还拍她肩膀,“他说阿姨你长得真好看,我心里就特别紧张”。

某业主群内有业主称,自己女儿与男孩曾是同学,在学校时男孩多次骚扰女同学。男孩还强行搂抱其女儿,派出所叫来家长教育,男孩家长拒不承认

25日,杀害10岁女孩的男孩案发后在班级群的聊天记录曝光。其对同学说,“害怕,怀疑我了,我的指纹咋整,我虚岁14”。

警方通报,因加害人未满14周岁,不予追究刑责,对其收容教养。被害女孩父亲事后回忆,从女儿失踪到尸体被发现的那个下午,男孩曾两次主动前来搭讪。

13岁男孩蔡某某(左一)

男孩获释的消息让附近小区的很多女性感到后怕。小区的业主都纷纷支持女孩母亲维权。

大连男孩行凶不追究刑责,专家称亟须完善收容教养制度

10月20日大连10岁女孩被杀害,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凶手因为年龄未过14岁不承担刑事责任,此事件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应该如何管理,以及刑事责任“年龄线”是否应该降低等问题的讨论。25日,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教授宋英辉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世界各国经验来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后果会导致重新犯罪的几率增高,建立完善与刑法衔接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管理体系,会对遏制此类犯罪产生一定效果。

宋英辉表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后果,是增加重犯率,也就是罪犯在刑满后再次犯罪的几率很高,由此导致出现更多受害人,并进一步增加社会成本。

究其原因是未成年人在生理与心理与成年人不同,未成年人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未成年人需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习足够的知识与谋生技能。

因此,一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监禁,会导致未成年人在犯罪后,其正常社会化的过程被中断,他的知识储备与交流能力随之也被中断。监禁对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作用,正常社会化的进程被中断,使其形成负面的犯罪人格。

“《刑法》规定了14岁的刑事责任年龄,但第17条也规定了不满14岁的犯罪相应的收容教养制度。”宋英辉说,按照《刑法》第17条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宋英辉表示,根据《刑法》上述规定,目前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应该制定有效的体系与刑法进行衔接。“收容教养制度是《刑法》提出来的,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很少用到,是不是可以考虑进一步明确收容教养的条件、程度和场所,在管理犯罪的未成年人时,做到尽管不实施刑事处罚,但实施不亚于刑事处罚严厉程度和时间的管理,这其中要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除了教育矫正外,主要进行心理干预,并且确保未成年人的学习。”

如果能够通过法律予以完善,并且在司法中实施,那么就会形成一套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体系。同时,也能对社会其他未成年人产生警示作用。

澎湃新闻、新京报等综合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