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德洛:美中談判接近達成協議 尚存變數
|
【博聞社】特朗普總統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周五表示,美中談判非常接近達成貿易協議,但尚存變數。他同時表示,沒有人為的最後期限,12月15日是一個很重要的日期,關稅要麼生效,要麼取消。
庫德洛對美國電視CNBC表示,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的日期始終很接近,甚至比11月份我就此發表聲明時更接近。」
稍晚些時候,庫德洛在白宮對記者表示,美中之間進行的是「24小時全天候談判」。庫德洛表述得很微妙:「我們很接近,但是我們沒有完全接近」。
他提醒媒體,特朗普把雙方談判進程形容為「富有建設性」,但他拒絕指出一個達致協議的日期。「沒有一個認為限定的日期,從來都沒有」。
數月來市場隨着白宮一個接着一個的模糊聲明搖擺,有時候聲明危言聳聽,很悲觀,有時候似乎很樂觀,預示美中達成協議終結特朗普挑起已有20個月的貿易戰的日子即將來臨。
美中談判接近達成的希望大小,一般把12月15日美方是否按照既定計劃向中方產品施加懲罰性關稅作為重要指標,這類產品都是大眾性消費產品。
庫德洛對此表述更加微妙:「不會有一個人為限定的日期。但是,12月15日對於施加或者不施加新關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期」。有分析人士解讀,庫德洛這可能是在暗示,如果12月15日美中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將對1600億美元中國產品再施加15%的懲罰性關稅。庫德洛補充,這事由總統決定。
庫德洛還對媒體表示,他不願對是否施加新關稅做任何預測,但他指出,施行新關稅這件事並非隨心所欲,「它本來就存在,如果雙方沒有在12月15日達成協議,這件事就可能發生。」
美國政府始終威脅要在12月15日對直到目前沒有被施加懲罰性關稅的1600億美元中國產品施加15%的關稅。這一類產品包括手機、服裝以及體育用品。如果這一關稅落實,所有中國輸美產品全部被追加了巨額的懲罰性關稅。
不過,中方在周五宣布,將對包括大豆、豬肉在內的部分美國產品免除關稅,法新社評論,中方這是有意在向美方釋放和緩的信號。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大豆消費國,豬肉也是中國消費最多的肉類,但是一年來,由於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國的豬肉價格猛漲了兩倍。
羅斯稱缺乏信任是美中貿易協定的最大障礙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目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最大障礙是缺乏信任。
羅斯周四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說:「(中國)遵守諾言的記錄不怎麼樣,因此我們確實需要一個良好的執行機制,而這是最難做到的。」
美中兩國正就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進行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將按原計劃在12月15日對價值15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羅斯稱:「這不是一個確定的最後期限,但這是一個他們會關注的數據點。」
特朗普政府為與中國簽署貿易協議設定了幾個關鍵條件。羅斯表示,中國需要通過新的改革來滿足特朗普的要求。
羅斯說:「更多當前貿易、減少我們的赤字……還有結構性改革、尊重知識產權、不再強迫技術轉讓、不再補貼國有企業。」
由於貿易戰久拖不決,美國一些企業開始抱怨關稅對他們業務的影響,羅斯對此回應稱,美國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他說:「請記住,許多美國大公司都是真正的跨國公司。他們已經決定將其部分設施移至海外。」
但羅斯承認,美國農民受到美中貿易戰的負面影響。
他說:「個別行業可能出現了一些暫時的困難,比如農民。這些報復行動非常不公平地集中在美國農民身上。這就是為什麼特朗普總統向農民們發放了數百億美元來度過這個艱難時期,直到我們為他們打開更好的海外市場。」
羅斯表示,儘管有一些「摩擦調整」,但「總體而言,經濟正在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正在改善。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
法廣/美國之音
特朗普【白宮】的【苦的路】微秒,是運用了【模糊數學概念】與微分學的【求極值】的【數學悖論】。
何謂【沒有人為最後期限】?又何以出現【十二月十五日】期限?
特朗普時而【自我激動】的【豪言】,時而【悲觀至極】的【哀鳴】,時而又【自慰高潮】的狺聲,說明什麼?
唯一符合邏輯的解釋;特朗普是個【唯利是圖、極端自私、自利】的個人政治利益尋覓者。用是否得到【個人政治利益極大化】來愚弄世界、操控【貿易談判】為轉移對特朗普個人醜聞的政治焦點與獲得特朗普個人政治利益極大化的特朗普【總統有權】而無視美國憲法、法律的個人道德敗壞到【極點】的貨色!
被習特聯袂操控的【貿易談判】的跌宕、起伏,結合其【背景環境】,就是事實真相與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