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推迟评估会议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从“最强纽带”变尴尬

【博闻社】在中美关系不断交恶的背景下,两大国半年前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似乎已经成为维系两国合作最后的纽带。就在准备对该协议的成效进行评估之时,传出消息,两国高层推迟了这次“期中考试”。

彭博社报道称,原定于周六(8月15日)举行的这次会议被“无限期推迟”。这原本是中美两国日益恶化的关系中罕见的沟通,突然推迟会议可能对两国停止对抗的前景蒙上阴影。

路透社则援引熟悉会谈的消息人士称,推迟是因为中共高层继续在北戴河举行会议,延期并不是反映出该贸易协议存在任何实质性问题。

中美在会谈前对这份贸易协议都有积极表态,但在中美交恶的大背景下,这份涉及2000亿美元的协议在特朗普口中,从“让美国经济彻底改观”,变成“微不足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重申了他认为贸易协议执行情况“进展顺利”的观点,但是没有就推迟相关会议作出表态。白宫周五表示,已经向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的办公室提出有关会谈的问题。

另外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美国官方想给中国更多的时间提高其按照协议购买美国产品的力度,改善进行合规审查时的政治气氛。

距离实现协议还很远

尽管中国最近几周以来增加了对大豆、玉米等美国农产品的购买力度,但距离实现额外购买770亿美元美国农业、制造业以及能源和服务业产品的承诺还相差甚远。

路透社发现,今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低于2017年的水平。距离实现2020年购买365亿美金产品、实现50%增长的目标还很远。到目前为止,北京方面仅购买了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价值253亿美金能源产品的5%。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复苏,购买美国产品的数量有所增加。本周五,美国农业部报告称向中国出售了12.6万吨大豆,为近期以来连续第八天向中国买家大量出售美国大豆。

美国的石油贸易商,船舶经纪方和中国进口商也向路透社表示,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已经预定了8月和9月的数艘至少能运载2000万加仑石油的美国货轮。这也表明中国在美能源采购方面的力度也有所增加。

“最强纽带”变尴尬

过去数月来,中美两国交恶,范畴已经远超贸易领域。在外交上,双方互关领事馆;科技上,美国颁布TikTok和WeChat禁令;政治上,因香港问题互相制裁对方的11名官员,美国还破例派部长级官员访问台湾。反而是贸易领域,在今年1月签署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后,风平浪静。

今年4月,中美双边贸易额甚至大幅增长近43%,达到397亿美元。对美国而言,与中国的贸易额,再度超过墨西哥和加拿大,重回第一的位置。

此前,受贸易战影响,去年上半年两国贸易量萎缩,墨西哥超过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路透社分析称,在现在两国糟糕的关系中,这份摇摇欲坠的贸易协议反而成为连接中美的最强纽带。

对于特朗普而言,如果放弃协议不但没有政治利益,而且无异于承认他任内最大的贸易倡议之一已经失败。

对于中国而言,遵守这项协议也有利。前美国贸易代表法律总顾问沃恩(Stephen Vaughn)表示,这份协议可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且如今中国经济正走出疫情强劲反弹,中国没有什么藉口不扩大采购。

然而,随着疫情肆虐,美国经济深陷泥沼,即便贸易协议还有利好,但已经如特朗普所言“协议已变得微不足道”,因为疫情后果严重,“是贸易协议的1000倍”。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首席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近期向BBC中文表示,一份与中国之间成功的贸易协议能够支撑起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或许也可能软化特朗普政府的反华立场。

“由于美国承受的(疫情)痛感如此之强,以至于找其他国家来指责这点在政治上干系重大。如果中国不履行贸易协议的义务就会火上浇油,但即使没有贸易协议的问题,美国国内的反华言论也会愈演愈烈。”

这就使这份贸易协议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原本目的未能达成,抛弃协议也没有好处。

虽然贸易协议的地位变得尴尬,但外界有声音希望,两国藉由这次贸易协议评估会议,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两国关系。然而,会前分析人士的保守期待也随着会议的意外推迟,而全部落空。

BBC中文/德国之声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