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大使已接到离境通知 立陶宛总统:无法接受单方面下通牒


【博闻社】立陶宛政府不顾中国反对,允许以台湾的名义设立代表处,导致中国外交部10日大动作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回应表示,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立陶宛可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发展关系,缺乏相互尊重的国与国关系无法令人接受。

根据中央社报导,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告诉“波罗的海通讯社”(Baltic News Service, BNS ),立陶宛1991年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就实行“一中政策”至今。

瑙塞达表示,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否则“对话”变成单方下最后通牒,“这在国际关系中无法令人接受”。

瑙塞达并表示,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立陶宛可在不违反国际义务的前提下,自行决定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及文化领域发展关系。立陶宛与中国仍有发展政治、经济及文化双边关系的潜力。瑙塞达希望中国能改变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的决定。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10日在回应中国外交部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事件表示,“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友立陶宛站在一起,谴责中国报复性作为,美国支持欧洲伙伴与台湾发展互惠关系。”

立陶宛驻中国大使米克维西恩(Diana Mickeviciene)称,她已收到离境的通知。

据法新社报道,米克维西恩才刚抵达北京,随即被告知必须尽快返回维尔纽斯。她11日通过邮件告诉记者:“我刚刚抵达北京…即接获我必须离开的通知。”

米克维西恩补充说,她必须接受21天强制隔离检疫,“但隔离一结束,我可以行动的时候,就会离开”。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11日发布推特:“再见了!立陶宛。”

中国与立陶宛交恶是否有迹可循?

德国《世界报》(Die Welt)报道立陶宛与中国关系时,引述副外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Mantas Adomėnas)说,维尔纽斯在2019年8月曾有群众集会,声援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案示威,当时有亲北京群众举行反制示威。立陶宛政府认为那是中国官方组织的闹场行为,也因此对北京起了警惕。

到同年12月,立陶宛圣地十字架山有写上了声援香港字句的十字架疑似被亲北京政府人士破坏。阿多梅纳斯说,这更让立陶宛社会反思北京的影响力。维尔纽斯从此相信北京随时可能利用经济实力在政治上施压,决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展开多元化的贸易布局。

2020年10月,立陶宛大选,新联合政府刚组成便表态说:“我们将积极反对人权和民主自由所遭受的一切侵犯,我们将捍卫世界各地为自由而奋斗的人,从白俄罗斯到台湾。”对中国大陆立场也转趋强硬。

2021年5月,立陶宛正式宣布退出中国的“17+1”集团,外长兰茨贝吉斯当时批评这个由中国发起的与中欧和东欧国家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制造分化,呼吁其他欧盟国家跟进退出。阿多梅纳斯说,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阿多梅纳斯对《世界报》说:“立陶宛是一个小国家,靠法律和民主才能继续存在,我们反抗北京对民主和法律的伤害。”

在北京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之际,中国辽宁省高级法院驳回加拿大人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走私毒品罪死刑判决,立陶宛外交部透过Twitter表示:“立陶宛今天与加拿大站在同一阵线,谴责中国维持对谢伦伯格判处死刑的决定。

自由亚洲/BBC中文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