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新版教科书否认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引争议

香港中学课程新科目“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部分教科书目前正经香港各中学校、教师及港教育局工作人员审核,近日港媒发现,有4本经送审的教科书,全部明确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并在教科书中植入“国家”、“国安法”要素。

该4本教科书分别来自3家出版社,同属“公民科主题一:‘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这些课本均提及,由三条不平等条约看香港问题的由来,全部均指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1972年要求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港、澳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获大会以绝对优势票数通过,强调香港不具殖民地位。

有课本还以补充资料说明,若国家宣布一地区为该国殖民地,国家享有该地区的主权和治权;若国家对一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国家“只拥有该地区的治权,并不拥有主权”。中国一直拥有香港的主权,英国“只是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因此香港不是英国殖民地”。

《纽约时报》撰文称,新增课程“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将“香港回归”列入课程内容的第一个主题,更多地强调爱国主义、中国对香港“无可争辩的主权和治权”和《香港国安法》。BBC则称,香港官方运营的历史博物馆2020年后删掉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的描述、教科书删除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句子,是港府近年不断尝试淡化对英国在香港管治的描述。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叡人强调,香港教科书的讲法根本站不住脚。他表示,“形式上的主权本来就不是构成殖民地主要的要件。殖民地最主要的必要条件是有效的控制跟统治”,“港岛加九龙半岛加新界加上附属岛屿,英国超过100年以上时间进行长期、持续而有效的统治,而且还被国际法承认,而且被纳入联合国的宪章。从政治的历史,从国际法,从统治的事实上各方面来看,香港当然就是英国的殖民地”。

香港的民主活动人士、乔治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敖卓轩则称,港府的立场相当于是说“香港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香港人永远不能声称有自决权”。

提倡批判意识的“通识教育”成为历史

2021年,香港对自2009年实行的“通识教育”进行改革,从中四年级开始推行“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即是其中之一。该科目于2021年9月起先教授“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课题,首年没有教科书。

《纽约时报》报道,新教材似乎是对以前被称为“通识教育科”的高中必修公民课程进行改革的关键。通识教育曾经强调批判性思维,教导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有些老师在他们教学计划中有对民主、公民权利,甚至“六四”大屠杀的讨论。

许多政界人士及建制派认为,“通识教育”是引领香港反中情绪与社会运动的根源。2009年高中核心科目通识教育科成为必修课程后,香港发生多场学生运动,如2010年反高铁事件、2012年反对国民教育科运动、2014年雨伞革命、2016年旺角骚乱、2016年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2019年开始的“反送中”运动等。

2019年7月,前香港特首董建华认为在他任内推行的通识教育“完全失败”,批评通识教育是引致年轻人变得激进的重要原因,间接导致大批年轻人反对政府的局面。2020年,香港政府宣布改革通识教育,同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称,“改革通识教育科并非因北京施压,而科目自第一天已存在问题,令学生凡事都反对,才视为有足够批判性”。

对此,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吴建忠表示,“任何民主国家的学校都强调把多元化意见并陈,经过讨论以后让学生从中得到知识。过去香港的通识教育把正反两方的意见并陈。现在中共口中的‘公民与社会(教育)’其实是一元化的思维,容不下任何异见声音,跟过去香港的通识教育是截然不同的”。

明报/美国之音/纽约时报/BBC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