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来鸿:香港「专才引进」成央企海外公司腐败之门
|接近中纪委的知情人士对博闻社指,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用人方面普遍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和近亲繁殖,因而一旦发生腐败,十有八九是窝案。仍以中石化来说,从总公司到下面各分公司,关键岗位往往被各位领导的公子、公主、儿媳、驸马以及秘书党把持,尤其最有油水的一些单位,如联合石化、国际事业、化工销售、香港公司,最为为突出。
而香港公司还有一个特别点,因为香港是特区,香港身份相对于内地更为自由,甚至可以豁免于内地的刑法,故曾经是无数太子党、官二代、富二代们追逐的目标。不少央企香港公司就利用香港政府的「专才引进计划」,打着专才引进的幌子,将一拨又一拨上级领导的子女、亲属「引进」到香港公司,使他们成为香港人,从而更利于他们贪腐。
例如现已被中纪委收押的中石化香港公司前董事长张国强,2007年他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经理任上奉派到香港,出任香港公司经理时,带来一位当时只是普通科员的叶洪,不到6年时间叶竟爬到副司局级位置,原因很简单,因为张国强把叶安排主管人事,专门为张组建小圈子。
叶洪在张国强授意下,利用香港政府「专才引进计划」这个途径,以及香港入境事务处对央企专才引进往往「网开一面的便利,为中石化总公司近百名领导的子女,以及张国强的亲朋好友、私人关系来港工作大开绿灯,使这些人合法获取定居香港的身份。
知情者向博闻社指,这些通过中石化香港公司获得香港身份的人中,不少是中石化高层,包括党组成员和司局领导的亲属子女,这样就把这些领导及其子女都串在了一起,张国强借此为所欲为,大肆敛财。叶洪本人也经此打通了升官管道,被叶重金收买的中石化人事部原姓张处长,居然也高升为联合石化的党委书记。
中纪委知情者指,中纪委很情楚央企海外(特别是香港公司)利用香港政府专才引进政策的便利,进行另类腐败的做法,曾三令五申禁止领导干部利用权职在自已管辖的部门单位,安插自已的子女和亲朋,中央有关部门也下过文件,禁止公派驻港干部领取香港身份证。
本社获悉,香港回归初期,中央规定派驻港工作人员留港时间不能超过7年,以免他们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因香港法律住港满七年可获香港永久居民),六年后要调回内地。但这一政策自2013年开始放松,因应香港的新形势,当局允许和鼓励中资机构管理层让他们的子女来港读书,并获取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上述做法与央企香港公司透过专才引进计划,大事将内地居民引入香港一样,其背后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香港原有的人口结构,香港立法会议员对北京新做法感譁然及愤怒。新同盟范国威直斥北京「好赤裸裸地介入香港内部事务」,利用「殖民」政策「沟淡」真正本地港人,以求「赤化」香港。
「令高层意想不到的是,在大阴谋的下面又掩藏着小单位和个人的小阴谋,成为一些央企利用香港身份搞腐败的借口。但是这种腐败不可能长久,因为人事腐败是所有腐败行为中,最容易招惹民愤的,中纪委决不会坐视无睹。」知情者这样说。
资料显示,内地官方背景的驻港企业大大小小有4000多家,其中包括近百家国家级央企驻港分公司、30多家省、市、自治区级驻港窗口企业等,这些公司企业不但在香港的经济生活地位彰显,对香港的政治发展也日益重要。
自费举报香港食物安全罪案274宗
正直市民遭香港当局打压致精神失常
——一位受害女童父亲的悲惨遭遇
Tac先生对女儿一直呵护有加。一天,三岁幼女食用香港某超市出售的食物后,持续高烧,送医院急救,方知是感染肠胃炎。后经化验,该食物内含有数十条虫。
此后,Tac先生又发现多间超市出售发霉、变质和过期食物。对香港执法部门漠视投诉,玩忽职守的行径,Tac先生极为愤慨,先后向主管当局、立法会议员发出数百封邮件,痛诉不安全食物之严重危害,跪求当局从善如流,重典治乱。然而,Tac先生的正义诉求,犹如石沉大海。
为防悲剧重演,Tac先生决定揭穿重重黑幕。透过对全港数百间大型超市的暗访取证,Tac先生耗资逾万元购买了数百种不同品种的过期食物作为证物交予当局,现场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和影片,向当局提供了数十万字的食物投诉供词……
Tac先生调查发现,位于香港繁华商业中心区内某大型超市,在五个多月内,先后十一次售卖过期食物,而距离该超市不足五十米处,就是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总部。更令人愤慨的是,Tac先生在铜锣湾某超市付款购买多件过期饮品作为证物后,遭多名店员抢夺毁证。Tac先生致电当局求助,当局拒不派员到场执法,致使涉嫌干犯罪行者得以逍遥法外。
在八个多月内,Tac先生排除各种阻力,先后举报了274宗超市涉嫌售卖过期食物的个案。而当局数以千计的执法人员又是如何监管和巡查的呢?官方资料显示:此前三十个月内,当局发现食物已超过食用期限的个案总数为4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局对商家罪行视而不见,对民众健康麻木不仁,是造成今日香港过期食物泛滥成灾、无良商家有恃无恐的根本原因。如果无人挺身举报,香港食物安全触目惊心的真相将永远被掩盖。Tac先生“不识时务”的举报触犯了当局大忌,恼羞成怒的当局展开了一系列疯狂的报复行动,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为了继续粉饰太平,当局不断玩弄花样,刻意制造高压恐惧,处心积虑地阻挠Tac先生举报,以各种防不胜防的卑鄙伎俩,对Tac先生进行残酷的精神迫害,致其精神健康状况急剧恶化。Tac先生无法接受的是,作为纳税人,自己每年将辛苦赚得的血汗钱供养给政府,官员养尊处优,坐享高薪厚禄,却罔顾市民权益,悍然动用政府资源,对付一个为公益而艰辛奔走的正直市民。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举报专项基金,奖励市民举报食物安全犯罪,不遗余力加大打击食物安全犯罪力度。香港当局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穷凶极恶,视举报人如眼中钉,不择手段打压市民举报;一方面倒行逆施,放纵销售商将一些容易变坏的食物日期标签由“此日期或之前食用”篡改为“此日期前最佳”,以逃避法律惩罚。
《苹菓日报》、《星岛日报》、《东方日报》、《明报》、《太阳报》、《文汇报》、新浪网等香港各大媒体对Tac先生举报过期食物进行了全面报导,香港食物安全丑闻欲盖弥彰。然而,食物安全“无人管”的乱象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持续蔓延。
香港申诉专员公署担当监察政府运作的角色,包括政府监管不力等,并有权就可能广受市民大众关注的课题进行主动调查。Tac先生多次致函要求申诉专员介入调查,均遭拒绝。痛定思痛,Tac先生不得不寻求全国舆论的声援。此时的Tac先生,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精神濒于崩溃,经香港某医院精神科确诊患上“混合性焦虑抑郁症”,疾病的折磨时常让他痛不欲生。
人间正道是沧桑。Tac先生不畏强权,曝光香港食物安全潜规则,为坚守良知,捍卫正义付出了惨重代价,期盼社会各界仗义执言,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起帮助Tac先生走出困境。(Tac先生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图片请透过百度或谷歌搜索“曝光香港食物安全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