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最年輕集團軍長張岩喝酒喝死下屬 被降級撤職

張岩資料照
張岩資料照
【博聞社】內地新浪微博網民@「空军世界网站」發貼指:解放军26军军长张岩近日在军部与39军两位原部下喝酒致一人死亡。死者为116师高炮团长,马上要仼职高炮旅长;另一喝酒者是同去的大庆武装部长崔宝利。张岩是中共解放军目前最年轻的军长,少將軍銜。张岩被撤正军、降至副军免职、留党查看一年。

該消息暫時無從證實,但發貼者@「空军世界网站」為微博認證大v,為內地一個專業軍事網站;且該貼在微博未被刪除,並獲大量跟貼;同时,該貼還透露,张岩被撤正军、降至副军免职、留党查看一年。39軍116师一号(即師長)因此事故被降为副师級,並被免职。

去年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前夕,解放軍一批集團軍調整了軍事、政治主官。陸軍18個集團軍中,有6個集團軍發生變動,2個集團軍更換軍長,4個集團軍迎來新政委。新任第26集團軍軍長張岩成為解放軍最年輕的軍長。

第26軍新軍長張岩生於1964年11月,長期在瀋陽軍區第39集團軍任職,歷任第39軍116師師長、軍參謀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此番履新,他也取代生於1964年8月的第38集團軍軍長劉振立,成為解放軍最年輕的軍長。

解放军第26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发展而来的。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王一平。
1
1985年,第26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集团军,属济南军区,军部驻山东莱阳,下辖第76(原11军33师)、第77步兵师以及原第46军的第136、第138步兵师,并编入坦克第8师。
1998年调潍坊。

第26集团军军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原部队代号为52831部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1146部队,直属济南军区,为乙类集团军。

該集團軍最值稱道是,2013年12月成立了特种作战旅。特种作战旅前身是有雄鹰特种部队之称的济南军区特种作战团。该团主要担负特种侦察和敌后破袭、袭扰、夺占要点、营救人质、引导打击、处置边境冲突等突发事件任务。

關於張岩個人,網上有一篇張岩訪問德國軍隊的文章,題為《一位军长的德军印象》,發表在《解放军生活》杂志今年初,轉載如下,以供鑑賞。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访问结束后,我久久在脑海里思索一个问题,就是提高我军战斗力水平的“支点”在哪里?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借深化改革的东风一一给出答案,并通过改革实践使我军“凤凰涅槃”,以崭新的面貌、超凡的能力、独立的品质走向世界!

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是北约组织最重要的成员国,也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德国文明起步较晚,饱受战争洗礼,国家、民族分合多变,但德国对现代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不少贡献。

去年随国防大学第十四期战略班出访使我有机会走进德国,近距离认识和了解这个传统欧洲强国发展壮大脉络;走近德军,探寻支撑德国武装力量傲视天下的动力源点。四天行程虽然短暂,但却留下深刻的记忆和启示。

張岩軍長在指揮演習
張岩軍長在指揮演習

行走在德国大地上,使我不时想起歌德那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虽然战争使我们对普鲁士那些美妙绝伦的哥特式建筑,对那些偏隅阿尔卑斯余脉中的古城堡,对奏响世界战争文化交响乐的遗址不得而见,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德国文明那无穷的魅力。他根植在人们的行为中,发展在民族精神的求变里,体现在历史传承的接续处。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在偏远的军营,你都能找到这种痕迹。可以说在这块中欧的大地上,古老的建筑里,装的是现代化的德国。带你到新天鹅城堡、汉堡市政厅可以温故历史,感受工业文明的非凡业绩;到宝马公司、议会大厦让你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心灵的冲击。尤其我们探访的德军空军军官学校、联合作战指挥部、国防指挥学院等地,随处可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一幅幅挂像使我们又看见了那些军事巨匠,一座座雕像使我们走近那些人类的先知们,一个个挂牌展示了厚重的历史。在座谈中了解到,在德院校课程安排里,军事历史、经典军事思想占有很大比重。到访之地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随处可见,但历史的痕迹也完整地继续展示它的厚重。在这种交替辉映的现实里,使我们切身感受到德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对传承文化的责任。

反躬自问,我们更多时间是沉浸在对现实的追求上。历史只是在书本上留下痕迹,作用于思想、行为中少了,现代化的军营里已鲜见能印证发展脉络的记忆。中华军事文化长河中那些经典和先哲们更是成为夕阳过去,远离了现代军人。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应该追问:“我们的历史将如何传承?”

第26集团军某机步旅实兵对抗演习
第26集团军某机步旅实兵对抗演习

我们怎样培养和塑造顺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军官?

无论是到德军院校,还是参观陆军训练基地,负责介绍情况的德军军官普遍给我们留下四个印象。一是业务熟练;二是表达能力强;三是对答得体;四是文化素养高。

这不由让我想起一个很著名的故事。那是在二战后期,美军进入法国后,为了庆祝胜利,举行了一场晚会。为了展示人权民主,特邀请了一些德国战俘军官参加。许多美国军官纷纷表演自己的节目,而德国军官在一旁默默观看着战胜者的表演,但一位叫施密特的德军少校却不以为然,一名美国将军问他为什么?少校指出,你们的乐师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时,有许多错误。

随即受邀进行钢琴演奏,会场都为他完美的演奏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将军问他是哪个音乐学院毕业的?少校回答,我从未读过音乐学院,是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正规德国军官。德国军队一直以优秀著称于世,这是一群由优秀军官构成的无畏的群体。是什么成就了德国军官?我们在与德军方的简单交流中,在短暂的参观时,通过几个细节就可“窥斑见豹”。

首先,在初级培训到高级培训中,参谋业务是不断升级存在的主旋律科目,这里的关键词是“升级”。初级是系统业务技能的锻炼;而高级则是多国联训中应对多地缘地理、政治、外交范畴,贴近时事的综合参谋业务技能训练,从而无断链地实现了基础—拓展—多维参谋素质夯基过程。这个参谋不是简单的机关幕僚,而是“参”和“谋”完美融合,提供了涵养、造就优秀指挥员的沃土。其次,陆军训练基地承训对象是合成营以下分队,在课目安排上有攻防行动,有维和行动,有救援行动等等。

但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细节,就是在训练课目中有一项如何使各级军官提高应对媒体的素质。为此,每年训到此处,他们不是简单模仿媒体,而是请来国内甚至是北约相关国家中的著名记者充当此任。问题提的刁钻、专业,具有很强的国际性视野。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军官,在平战有机融汇中形成的素质是在课堂上无法磨练出来的。

26軍特種旅成立授旗
26軍特種旅成立授旗

再次,德各层级军官培训课程中还安排了许多历史、文化、体育、艺术等课程,而且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让学员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之所以德军的培养机制如此缜密,就是他们认为军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外,每一位指挥官的战争表现都与他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诣密切相关,只有最富于想象力的统帅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正所谓“战争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而我军军官在培训内容设置上则缺少外延性,理论与实践脱节较大,尤其是许多经院校系统培训过的参谋军官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履责困难,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回炉再造”后才能适岗。在学术方面缺少创造性思维,不是照本宣科,就是抄袭臆造,再不就是人云亦云,缺少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的勇气。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应该追问:“我们怎样培养和塑造顺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军官?”

如何能走出一条提效增力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德国人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但有两点是最著名的,那就是“诚信”和“严谨”。这也体现在日常生活及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之中。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德国武器装备更以耐用、实用、好用而广受多国军队的喜爱。而成就这种结果的途径就是高水平的军民融合,尤其在保障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到访的陆军训练基地,编成仅有不到100人和1个助训营的兵力,每年要担负对28个本国或北约成员国合成营的承训任务,不同的课目有十几个。

在这里进行的攻防行动均是对抗性的,在这里完成的非战争行动训练均是仿真性的。仅装备保障和效力评估工作就非常繁重,靠什么来科学运行?靠什么来保证训练效果?军民融合在这里得到完美的展示。基地编制人员只负责制订训练、演习方案,邀请有关方按计划参与承训,并对参训部队利用计算机和无线局域网络进行阶段性评估,全科目训练结束后进行复盘讲评,其他方面任务均交给一家地方公司来完成。

26軍特種戰旅士兵在訓練
26軍特種戰旅士兵在訓練

比如对抗训练的保障,从激光对抗装备的安装到伴随保障(要求部队进场后24小时之内安装调试完毕),从训练结束后的修理、保养、校对到保障下一施训部队构建了一条完整的、科学的保障链条。存放装备器材的库房均为依托物联网技术建设的高水平恒温存储区,完全是一条龙服务。其他诸如网络、计算机系统维护,以及功能软件开发(根据军方需求)、后勤保障无一不是这家公司来完成的。

公司负责人是位退役的中校,公司是一个连锁型的企业,且大部分成员有过从军经历,并为预备役人员。他们的介入解放了现役人员繁重的保障工作,使他们能集中精力放在打磨、锻造符合实战要求的部队上,放在培养全方位的指挥人才上,在这里走出的部队不需再准备即可执行各种军事任务。

参观期间,我询问地方经理经费保障的规则,他向我们做了介绍。基本模式是国家和公司共同投资建造保障设施和装备、器材,每年由国防费支出保障费用和开发经费,效费比很高。公司有效益,因而积极性高;部队甩掉繁琐的保障环节,专心研究、提升作战准备的难题和应对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军在军民融合方面目前还停留在部队武器、装备的制造上,在广域性保障上缺少规划、更缺少实践。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应该追问:“如何能走出一条提效增力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解放军生活杂志

One Comment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