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除了副部级的栗智,还有什么官员拿“假档案”骗官?

【博闻社综合】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消息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成员栗智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纪委对省部级落马官员的通报之中,“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的表述首次出现。栗智也由此成为首个被指隐瞒真实年龄的“落马虎”。

栗智
栗智

在中纪委的通报中将“严重违反纪律,档案造假”成为排列在首位的问题。

目前暂时无法看出栗智怎样对档案进行伪造。不过,参照以往一些官员的通报案例,可以对官员档案造假的途径一探究竟。

“骗官书记”的档案中仅剩下“性别”是真的

据微信“政知道”的文章,近年来各地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屡被曝光,舆论将这种现象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最具代表性的是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驰骋官场多年后,她还获得了一个并不光彩的名号——“骗官书记”。

公开报道显示,王亚丽的档案之中除性别是真的外,姓名、年龄、履历等信息均为伪造,其档案中90多枚公章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

中纪委、中组部发布的联合通报披露,2002年7月,王亚丽编造履历,以“军转干部”身份进入石家庄市交通局养路稽征处,通过伪造正科级干部资格,到鹿泉市开发区挂职任副主任。之后,历任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鹿泉市开发区党委书记、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

王亚丽
王亚丽

2008年8月,72岁的石家庄市商人王破盘突发心脏病去世,身后留下两家公司及价值上亿元的资产。王亚丽以“亲生”女儿身份,与王破盘的亲生子女争夺遗产。随后,王亚丽利用虚假身份伪造干部档案、履历,被违规录用为国家干部等问题曝光。2009年5月27日,王亚丽被免职,次年1月12日,王亚丽被双规。

官员的档案可以有多假?

干部档案是记载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然而,档案造假在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几乎成“公开的秘密”。

参照一些官员的通报案例,可以对官员档案造假的途径一探究竟。

“最常见”:更改年龄、工龄和党龄

2013年4月任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的王红英,自1991年来3次涂改出生日期,从实际的1976年3月14日最后改为1978年12月15日。

再如,2014年被中组部通报的山西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黄梅芳,其父经人介绍,进入稷山县委组织部干部档案管理室,将黄梅芳出生日期从1972年4月涂改为1975年4月,并撤换了其入团申请书,“一改年轻三岁”。

新华社报道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的话说,形形色色的档案造假中,修改年龄、工龄和党龄最为常见。干部选拔任用、领导退居二线都有具体年龄限制,很多干部为争取提拔、延长任期,往往不择手段将年龄改小,以至于出现部分干部的履历推算结果显示,读初中时就已参加工作计算工龄等怪象。

档案“美化”:更改履历和学历

公开报道指出,干部档案在履历和学历上造假,主要出现在跨地区调动前后。

根据中组部2014年的通报,2011年11月从广东省工商局副巡视员岗位退休的张水生,被查出任惠州市工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期间,分别找人伪造其两个儿子的学历、工作履历和档案材料,使两人以干部身份办理工作调动,其中一人调入惠州市工商局。

新华社报道称,不少干部在参与跨区域干部公开选拔和任用时,为达到选拔要求的在基层或某个职级工作年限、最低学历等要求,往往突击在档案材料中,虚构增加工作经历或提供假文凭。跨区调动中,由于是异地考察,档案审核时间和力度有限,到新单位上班后也无人知晓个人真实履历,因此很容易使“整容”后的档案“瞒天过海”。

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有15省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其中也包括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去年7月至9月,中央第一巡视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了巡视。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项宗西向自治区领导班子进行反馈时直言,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有的涂改档案甚至造假骗官。据知情人士透露,广西通报的这名涉嫌造假干部是从外省调入的。之前,这名干部仅为副科级,通过年龄、履历造假“洗档案”后,一跃成为正处级干部调到广西任职。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