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中国的象征性胜利乐观为时过早

昨日本网有报道,亚投行开业仪式16日上午10:30分正式开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致辞。上午刚刚举行的亚投行理事会成立大会第一部分议程中,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已被选举为首届理事会主席,金立群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

亚投行的正式开业,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大获全胜?彭博社评论认为,中国此刻的春风得意为时过早,但艰苦的工作还在后面。

文章写到,就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而言,过去几周可谓好消息不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投行)已吸引了57个意向创始成员。如果实收资本1000亿美元的目标能够实现,亚投行将拥有堪比亚洲开发银行(ADB,亚行)的贷款能力。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上,人民币又向着成为储备货币的目标靠近了一步。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中国的金融改革对于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而言,是“非常积极的措施”。IMF曾长期认为人民币被低估,此次会议上IMF也朝改变这一评价小幅迈进了一步。

分析指出,中国有效利用了自己手上的筹码。就国际支付而言,人民币并非排名最靠前的国际性货币。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在全球使用量方面,人民币排名第七,位居加元和瑞士法郎之后。中国的资本项目仍然受到管控。这意味着距离人民币“可自由使用”还有一段时间,而可自由使用是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条件之一。

由于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实际作用仍然有限,在其最近的声名鹊起中,预期和政治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预期则受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崛起的推动——中国有可能在今后10年中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亚投行的创建帮助改变了实质性局面和政治形势。该行的贷款将有助于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如果中国在IMF不能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他们就可能聚焦于自己主导的机构。

彭博社文章认为,中国面对的挑战在于:从象征性胜利迈向实质性胜利将困难重重。如果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将使其取得作为储备货币使用的合法地位。但即便如此,它的广泛使用仍存在巨大障碍。

为完善这一判断,文章进一步列举了事实,并逐一做出分析。首先最明显的是,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广泛使用需要中国的资本项目加速开放。迄今为止,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总额度约为1700亿美元,仅相当于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1.5%。

资本项目开放看上去像是一个高风险的战略。2015年,中国的贷款余额已膨胀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0%有余,而2008年这一比例约为125%。人们相信如此迅猛的信贷增长并不会引发危机,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资本项目受到管控意味着借贷是国内行为,而存款不会流失。如果大规模放开资金的跨境流动,这样的逻辑将不复存在。

在亚投行问题上,中国在基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组合。但即便如此,开发贷款本质上还是要投向高风险、低回报的项目。正如世界银行和亚行已经发现的那样,这些项目非常难于管理。亚投行将从零开始,相关规则仍未成文,也不具备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它的工作将绝不轻松。

再看更深一层,中国的增长也令人担忧。据Bloomberg Economics预测,伴随着影响深远的改革,5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仍将在6%左右。各方对这一观点并不普遍认同,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在过剩产能和债务的重压下,中国经济势将崩盘。正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所暴露出的情形,当经济增长止步后,自己的全球影响力也随之消失。

文章的结论指出,中国具有象征意义上的崛起固然令人激动,但其地位的实质提升可能尚需时日。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